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孝爱和谐让家变得更温暖 ——记瞿巷村12组徐向东家庭

时间:7月11日

天气:阴转阵雨或雷雨

地点:瞿巷村

文/本报记者 杨婧

好家风既体现着家庭美德的传承,又折射着新时代家庭的精神风貌。瞿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展板上展示着和谐家庭、最美家庭的照片和事迹,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12组的徐向东家庭。一家人老少三代和睦相处,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着积极向上的能量。

7月11日上午,在空旷的老宅基院子里,我听徐向东说起他们家的一些小故事。12组最靠近长江,徐向东童年留下的烙印几乎就是对母亲河的热爱和亲近。步入中年,即使再忙碌,也会每周回村看看父母,吃一顿家常饭。他说,“孝爱是一种责任,父辈们脚踏实地、做人诚实,从小耳濡目染,造就了这样的一个我。”在外面打拼多年,徐向东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但是遇到任何瓶颈和困难,家就是避风港。“如今事业小成,但父母在乎的不是我的成就有多大,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他们最在乎的永远是我身体好不好、累不累。”徐向东感慨地说。

“每次回家父母都会提前张罗,知道我喜欢吃江鲜,父亲会特地去江边采购最新鲜的食材,满满的一桌家常菜总是让我特别感动。在他们眼里,我终究还是个孩子。”徐向东说,在他的印象里,父亲的大爱守护着家,母亲的宽容让家变得温暖。

父亲徐培岳不仅是家里的“大山”,也是村委会的老干部,在职的时候任劳任怨、为民服务,得到了全村群众的好评。退休后,他仍然关心着村里的各项工作,发挥着自己的余热。“活到老学到老,村里用得到我的地方,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徐培岳说。

徐向东的母亲徐永琴淳朴善良,从小,她就告诉徐向东要学会感恩。因为母亲的理解与宽容,婆媳关系也非常和谐。

家风的传承离不开对孩子的用心教育。徐向东经常告诫女儿不要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女儿徐帆今年19岁,几年前爱上了弹箜篌。这个乐器本身很冷门,苏州地区几乎没有,徐向东与女儿商量后,请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箜篌名师。四年多时间练下来,女儿真正爱上了这门乐器,并多次参加比赛。“学琴本身就是枯燥的,所有的磨炼都能给你指引更好的方向——女儿遇到瓶颈时,我常常这样鼓励她。”徐向东说,为了纠正一个指法,女儿练习了近两个月,练到想放弃的时候她就哭。作为父亲,徐向东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告诉她,只有热爱和坚持,才能走向最后的成功。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女儿的箜篌指法终于得到了纠正,现在她弹奏的技艺已经得到导师的认可。

瞿巷村的快速发展,也让老党员徐向东感到特别骄傲。徐向东告诉我,他是1995年入党的,当时是学校最年轻的党员之一。因为父亲是党员,村里的党建氛围又很浓郁,他便慢慢成长起来。瞿巷村的路灯、天然气等设施,在徐向东的印象中都建造得很早,这全靠村领导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他们以先进的理念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让瞿巷村一步步迈上了康庄大道。

每次回家,从村头到巷尾,总有热情的村民和徐向东打招呼,这份乡情永远都让他觉得暖心。看着整齐的村宅,感受着邻里融洽的氛围,徐向东时不时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些场景。他回忆说,“那时候我们有个村办单位叫三联集团,村里的成年人都在那里上班,我特别喜欢看大家骑着自行车下班的场景,内心深处充满自豪。瞿巷村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村里的每个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