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浅谈当前志愿服务的不足及对策

志愿者也叫义工,是从事志愿活动的人。“志愿”二字便显示出志愿活动是市民出于自由意志、非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以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术等作为内容奉献社会。

近年来,全社会志愿活动积极有序地推进,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志愿者群体,提高了公共事物效能,也促进了社会公益活动的广泛开展。活跃的志愿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标志。

但是,目前的志愿服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总结。

志愿者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全市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与全市的人口基数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要提升志愿者资源数量,激励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就需要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在设计志愿服务的活动项目时,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和志愿者内在的需要,让志愿者得到内在实现的满足感,让志愿服务逐渐由行政主导向志愿者自发性转变。另一方面,要适当给予志愿者一些外部的精神激励,比如加大各类媒体宣传,让社会更多层次地了解志愿者的优秀事迹。而志愿组织本身应该给志愿者更多的关心,让志愿者们感受到组织大家庭的温暖。由于志愿者服务都是非营利性的,在对志愿者的激励上应当更多去关注志愿者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增加志愿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志愿者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偏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首要难题。志愿者服务不能仅靠一腔热忱,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缺失,服务方式僵化落后,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历的人员相对较少,缺乏专业性,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全市现有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中,较少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他们虽然有实践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但接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训练的寥寥无几。志愿者缺乏社会工作需要具备的岗位知识和技能、职业化水平较低、服务质量和水平偏低,这样就难以提供给服务对象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导致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形式仍然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应该吸引并留住更多具备高素质、高学历和具有专业志愿服务技能的人才,聘用具有社会服务方面技能的专业人才,让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到公益组织的组织管理中来,无疑会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开设面向志愿者的小课堂,传递志愿理念,培训服务技能,提升整个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也是目前本市志愿者活动中的一块短板。目前,除有非营利组织登记注册的相关规定外,对于活动运作方面的具体细则规定还处于空白,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自身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这些无疑也会挫伤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应该从法律的高度予以确立,不管是最初的组织登记还是后面的服务过程,志愿服务都需要法律的支持。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志愿者的人身安全保障,也需要更加详细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障。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