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中国红外和遥感技术开拓者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祺

文/本报记者 王钱欣

1937年出生的薛永祺,是我国著名的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总工程师。

在常熟私立大南中学高中部,薛永祺度过了高中时光。这是一所创办于1941年2月的中学,因校址设于长江之南,取名“大南”,吸引了常熟、江阴、南通等地学生慕名入读。“我读中学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建设需要各方面技术人才。”薛永祺回忆说,“父母鼓励我读书。从我读书起,父亲就说‘你只要能读书,哪怕我把家里房子和地都卖了,也要让你念下去。’所以,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这与父母的支持,与常熟崇文尚教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常熟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氛围,我不可能读书。”

1959年,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薛永祺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电子学研究所工作。196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永祺常年从事多光谱和成像光谱技术研究,为我国建立机载实用遥感系统提供了多种先进的遥感手段,并推动了我国光电遥感技术的应用。他带领科研团队先后研制成功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超光谱成像仪,并在航空遥感器应用于水文、地质、考古、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同时,他开拓了三维成像遥感新技术,提出将扫描光谱成像和激光扫描测距一体化,实现了在滩涂、沙漠、草原、岛屿等交通困难地域,无地面控制点快速生成数字地面高程模型和地学编码图像。

“光电遥感技术,就是利用飞机、卫星对地球进行监测,说白了就是用卫星看地球。听起来很遥远,但事实上,卫星搜集到的数据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比如农业、林业、气象监测、河湖水质监测和治理。”薛永祺表示,我国在这个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采访中,薛永祺尤为自豪地提到了一份澳门地图。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前,薛永祺带领团队完成了国家863计划的一个项目“激光三维扫描成像”,绘制出1比1万,即1米分辨率的澳门地图。“做这个图既要绘制图像,又要测量高程。山多高、桥是什么样的,都要绘制出来。”薛永祺说,按照当时常规的做法,测高程和绘图像是分开进行的,而他带领团队在测量高程的同时完成图像绘制。一次扫描同步得到两组数据,这技术在当时是领先世界的。

从事科研60年,薛永祺不仅在科研上让我国的遥感技术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还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科研人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银年就是他的学生。

刘银年长期致力于红外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是我国凸面光栅高光谱成像仪和小卫星载红外相机的开拓者,也是国家重大项目“资源卫星高光谱相机”的主任设计师,他提出并推进了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环境减灾卫星第二代大幅宽红外相机”的立项,并带领团队完成了方案设计、正样产品研制。

谈及老师,刘银年说:“1997年我成为薛老师的博士生。他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别看他年龄很大,依然保持着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对新事物的探求与热爱劲头不减。航天遥感的研制周期短、研制精度高、科研难度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薛老师给了我很大帮助和鼓励。他经常说,做航天不是一个人的事,团队建设很重要。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要细心钻研,把问题吃透,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要学会怎么把团队建设起来,攻坚克难。可以说,我们团队能凝聚在一起,取得一系列成绩是和薛老师分不开的。同时,在生活上他也很关心我。做航天很累,经常出差,他常叮嘱我劳逸结合,不要光顾着打拼,要注意身体。”

对于家乡,薛永祺说,常熟在历史上就崇文重教,俊才辈出。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产生了2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前茅。有这样的人文背景,再加上雄厚的经济基础,只要大家能齐心协力,努力开拓,常熟的未来会更加辉煌。

他寄语家乡:“提升能力强素质,勇于挑战不可能,为推动常熟创新发展建功立业。”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