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提灯夜寻方得鲜香滋味——记者凌晨体验“捉蕈人”的辛劳

picture (8)

picture (7)

picture (6)

文/本报记者 邹磊

摄/本报记者 朱琪

常熟人习惯早起一碗面,蕈油面是其中翘楚,而做蕈油的本山蕈则被奉如珍宝。蕈是一种野生蘑菇,吴语称“蕈”,乡音和“郑”相似,须得去“捉”,可见采集之难,因而珍贵。9月13日,记者在苏建民、施小英夫妇的带领下爬上虞山,亲身体验“捉蕈”的不易。

凌晨1时,在虞山景区龙殿西侧的入山口,记者与苏建民夫妇会合。“你们怎么能穿这种来捉蕈。”看到记者的短裤短袖,苏建民夫妇便嗔怪起记者“装备”不到位。原来,长衫、长裤和雨靴是捉蕈人的基本配置,而竹竿和手电筒是夜间捉蕈的必备物品。

苏建民今年60岁,家住白云新村,平时从事保洁工作,每逢春秋两季,他便喊上妻子前往虞山捉蕈补贴家用。他说,没拆迁前他祖宅就在白云加油站附近一带,从10岁起他便跟母亲一起上山捉蕈,所以对周边山林里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

由于装备不齐全,苏建民临时更改了路线,带记者从一条较为平缓的大道上山。一路上,夫妇俩拿着手电筒在树林间来回晃动。突然施小英停住脚步,一边向山坡上爬去,一边招呼苏建民:“这里有几个像‘油滑头’,快过来看看。”苏建民跟上前去探头看了看,摇摇头说,这是个毒蕈。

行至山湾里,苏建民夫妇终于在一棵栗子树下的草丛中发现了几株青头蕈。“这个季节最常见的就是这种青头蕈。”苏建民捉起蕈向记者展示。这株蕈的菌盖呈扁平半球形,边缘有条纹,菌肉、菌杆和菌褶均是白色,在灯光照射下,菌盖还泛出幽幽绿光,跟普通的伞状菌类有明显的区别。

爬至山腰,山道逐渐消失,坡度越来越陡。海拔越高,蕈的个头越大,品种也越多。苏建民说:“我捉到过最大的‘油滑头’差不多有一个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还有比较罕见的鸡脯蕈,大多长在山腰,聚成一片。”果然,记者在一处山坳里见到了这种蕈,黄油油一片,煞是可爱。

像这样的山道,苏建民每次捉蕈都要走上五六公里,运气好的话,一晚上能捉蕈4公斤左右,少的时候只有1公斤。“蕈不能耽搁很久,容易烂,要现捉、现卖、现吃。”苏建民说,他一般会在山上寻到上午10时,再顺路将捉到的蕈送至面饭店。

之所以选在夜间捉蕈,一是夜间温度湿度适宜蕈的生长,发现的数量和品种都比较多,二是因为蕈遇到灯光会反射,比白天更容易发现,尤其在雨天反光更为明显。春秋两季是捉蕈的最佳季节,秋季一般从8月底至9月中下旬,今年由于夏季降水较少,蕈的数量要比以往少,捉蕈期也将在中秋节过后提前结束。

谈及虞山野生蕈的品种,苏建民如数家珍。虞山上大概有二十多种蕈,有红鸡冠头蕈、鸡脯蕈、鸡脚蕈等,味道都很鲜美。这些蕈的名字都是祖辈代代流传下来的,有的是根据形状命名,有的是根据味道命名,还有一些是因为纯粹的厌恶。“譬如牛屎蕈,外观又丑又不能食用,先辈们就给了它一个难听的名字。”苏建民说,“其中,松蕈最为名贵,价格也卖得最高,最蹩脚的就是白‘油滑头’了,因为有股怪味,现在都没有店家收购了。”苏建民说,松蕈是特有的品种,并不是长在松树下面的都能称为松蕈。以前松蕈很常见,但现在已极难发现,一般捉到了都舍不得卖。除了松树,杨梅树、栗子树附近都会有蕈类生长。

“很多野生蕈无法从外观辨别是否有毒,譬如‘牛屎蕈’,虽然颜色平平无奇,但是有轻微毒素,很辣口,不能吃。”苏建民说,辨别蕈是否有毒一般看蕈的底部有没有一圈“巢”,如果没有就可能是毒蕈,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蕈盖上有无蜒蚰或昆虫啃食的痕迹来辨别。苏建民提醒,为了安全,市民切勿随意采食野生蕈。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