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消除恐惧心理

文/本报记者 金玮

连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发,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不小改变。原本热闹的春节,走亲访友被取消;出门在外街头冷清,大家都戴好了口罩;不少企业单位更改了开工计划,延长春节假期。但改变的不仅是日常的生活节奏,人们的心理也随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最显著的就是恐惧心理,人们往往对模糊的事物天然地存在戒备,会让人的心理产生失控感,从而感受到威胁。新型冠状病毒便是如此,目前预防病毒的疫苗尚未研发成功,治疗的方式也没有完全掌握,容易让人对其产生恐惧的心理。但是,国人不会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袭而屈服,我们也会从恐惧的情绪中走出来,最终战胜病毒取得胜利。而要克服这种恐惧,最需要却是要接受恐惧的存在。

战胜病毒先接受恐惧

著名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有过这样一段话语:“只要过日子,就会有困难。有困难就会有障碍。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当你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

这是作者对“畏惧”这一负面情绪的理解,如果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上文来理解疫情的话,那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疫情依然在持续,大家会感到恐惧。但是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也会意识到让我们成长的机会来了。正因为充分感受到了恐惧,科研人员会加速研究疫苗,医务人员会对患者治疗,感染者也会主动接受隔离,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效果。

相反,最近我们看到的一些新闻里,对疾病无知不懂得恐惧的人,反而更容易成为防控疫情的“害群之马”。他们有的明明在武汉接触过感染者,依然“勇敢地”瞒报情况逃避隔离导致疫情扩散。有的依然“勇敢地”去人员密集场所,最终染上疾病生命垂危。他们的“勇敢”只是在助长病毒的嚣张气焰。

真正勇敢的“逆行者”都是理解恐惧的。因为懂得恐惧,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只要有条件,每天都会穿上厚厚的防化服,不厌其烦地进行一次又一次消毒,严格遵守极为繁琐的规章制度。要战胜病毒,首先学会的不是自我安慰地去逃避恐惧,而是接受这种负面情绪,从而谨慎地对待它。

接受恐惧得允许共存

那么,怎样才能接受恐惧情绪呢?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首先,自己是神还是人?答案非常明了,自己只是普通的人。既然是人,那么对个人而言就一定有不能做到的事情,没法吹一口仙气就让病毒退散,也没法施展法术让中招的亲戚立刻恢复。所以,接受疫情存在的事实,停止埋怨和马后炮才能做好个人的心理建设。

之后问自己第二个问题:疫情能够被个人改变吗?答案显然是不能。所以每个人内心的恐慌情绪也就有了合理性。大家都有恐惧,自己也感到恐惧,这其实很正常,就让它留在心里好了。有了它的存在,我们才会出门前自觉戴上口罩,避免与陌生人近距离接触,不往人多的地方乱窜,确保自己的安全。

然后再问自己第三个问题:如果自己或家人朋友已经“中招”了,一切都能立马改变吗?答案显然同样是不能。此时大家要做的不是期盼身体立马痊愈,确诊者当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信任,疑似者需及时接受必要的隔离。把所有的可能性想清楚后,疫情在我们认识中就不再是模糊的东西,心理上的失控感便会消失,情绪上就更能接受一段时间内与疫情共存的打算。

允许共存便能为所当为

当我们做好与疫情共存的打算时,每个人便能清楚地意识到个人极限能做多少、可以为之尽多大努力。先把自己安抚好,然后再去安抚周围的人,做好一切应该做的准备,观察一切应该观察的信息。

科学家们正因为做好了与病毒共存的打算,才敢不顾自己可能染上病毒的危险,亲自近距离观察和接触病毒,拍摄出了第一张新型冠状病毒的图片,为下一步研发疫苗打赢疫情之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医护人员们正因为做好了与病毒共存的打算,才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假日里放弃休息,为感染重病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此时不挺身而出,患者没法被及时隔离的话,疫情将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公安、物流、超市等行业的工作者,依然有着极大概率接触病毒,但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紧要关头,他们的工作变得更有价值了。

当我们接受疫情的存在时,我们便懂得了恐惧,也了解了恐惧,为最终能战胜恐惧、战胜疫情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陆怡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