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致敬那群“最可爱的人”

文/融媒记者 张雨嘉

70年前,一场抗美援朝“保卫战”将许多素未谋面的年轻人连结在了一起。无论是前线奋勇杀敌的战士,后方鼓舞士气的政工人员,还是身在祖国、心系朝鲜的普通百姓,心中都怀有共同的“保家卫国”理想。岁月如梭,北纬38度线上的炮声早已远去,但这份共同的理想穿越时空,凝结成了每个人身上坚定的信念。回眸历史,人们身体里的热血从未停止涌动……

忆往昔峥嵘岁月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当熟悉的旋律响起,眼前的耄耋老人秦保生红了双眼。

秦保生是尚湖镇翁家庄村人。1951年3月,21岁的秦保生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随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七三部队。同年5月,他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奔赴朝鲜前线作战。

秦保生至今记得自己是如何跨过鸭绿江的:“我们背着行军作战的装备,踩上那些软塌塌的吊桥,边唱着歌边过桥,一路上没有丝毫恐惧,勇往直前就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朝鲜战场上,秦保生参加过多场战斗,从一名新兵迅速成长为连队的班长。“每天都是枪声炮声,战况惨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老人眼神凝重,不停擦拭着手中的勋功章。抗美援朝战争为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在他的身体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创伤。

在1952年9月的五峰山反击战中,秦保生靠着手中的两挺机关枪,有效阻滞了敌人的进攻。“当时身边的战友都牺牲了,放眼望去,都是尸体。我处于短暂昏迷状态,而敌人以为我们全军覆没。”秦保生苏醒后,凭着最后的意念和体力,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扫射过去。因为地势险峻,防守有优势,他在那场战役中奋战了三天三夜,抵过了13次冲锋才坚守住阵地,最终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他也因此获得了二等功嘉奖,同年,他又获得模范共青团员和五好战士等荣誉称号。

战争不仅残酷,还非常艰难。没有吃的,就挖野菜充饥;敌人来了,饿着肚子也要投入战斗。天上是敌人的飞机在轰炸,周边都是冰天雪地。秦保生说,正是无数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成钢铁长城,才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1954年,秦保生从朝鲜回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03师609团二营三连任指导员,并获得上尉军衔。同年4月,他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秦保生从部队复员回到常熟,先是在村里创办了公社砖窑厂,后又在常熟航空电材厂担任厂长。1975年以后,他又担任航空电材厂副厂长直至退休。无论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他总是兢兢业业,一心为他人服务。“或许,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留给我的财富吧。”他说。

如今,秦保生常年与书为伴。他经常把战友的牺牲与自己现在的生活作对比,在思念战友的同时感怀自己的幸运,于是便有了一种宠辱不惊的沉静和与世无争的满足。

寻找战场上的“笔友”

两封泛黄的信笺上,一行行遒劲有力的字迹依然清晰。这是66年前,从朝鲜战场上寄回来的信。写信者和收信人至今素未谋面。

收信人是本市的退休教师陶立,今年86岁。1954年,他就读的常熟师范学校曾组织各班学生干部和正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抗美援朝战士结对通信。“班主任要求每个班干部要跟志愿军战士结对通信。”他说。

从信上的落款可以看出,和陶立通信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叫“李振华”。从当时仅有的消息得知,李振华是一名政工干部,也是常熟人。当时陶立19岁,李振华比他稍年长几岁。在长达一年半的通信岁月里,他们双方互相学习、相互鼓励。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很想见见他。”陶立诉说着自己的愿望,声音微微颤抖。每次来信时,陶立都满怀着期待,第一时间拆开阅读。“朝鲜战场上的战斗情况,取得的胜利,打到什么程度,打到什么地方,战士们什么样,他都会和我说。我也会告诉他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和我的学习情况。”他说。

陶立回忆,通信期间,他共收到大约20封李振华的来信,其中有两封信保存至今。在信中,李振华写道:“我们今后一定保持革命的友谊,应该多写信。”李振华还说,有可能会在1955年回国开会,有机会的话会到学校看望陶立。

陶立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他在回信中说:“我们也不是我一个人,我们全校师生都欢迎你来,因为你是最可爱的人。”也许因为工作繁忙,李振华始终没有来学校看望陶立。陶立毕业后,因为通信地址的改换,失去了和李振华的联系。但是,那些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来信却整整影响了他的一生。“朝鲜战场上他们不顾牺牲与敌人作战,我们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不能比,只有好好努力,才对得起他们。”陶立说。

为了帮助陶立寻找李振华,记者来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系统内进行查找,并没有找到和李振华匹配的信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童恺说,查到了有几个同名同姓的,但都是比较年轻的,按照年纪是不可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李振华很有可能在退役后没有回到常熟,也有可能已经过世。”童恺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陆怡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