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人才交流打出“组合拳”

——常熟思南扶贫协作系列报道之三

文/融媒记者 陈燕

结对学校架设起“空中课堂”,结对医院完成“远程诊疗”全覆盖,农业专家“在线答疑”……随着思南和常熟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不断深化,两地在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点题式”支教帮扶、“专家式”援医帮扶、“全链式”助农帮扶、“3+1+X”校企合作模式等拓宽了扶贫协作的广度。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近年来,先后有4批共计70名常熟教师接过教育扶智的接力棒,不远千里奔赴思南支教,开创富有示范性的“常思育人”教育组团式帮扶模式,带动思南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帮助思南贫寒学子实现了“书包翻身”。数据显示,2014年,全县本科上线率只有38.2%,到2019年已跃升至61.8%。

目前,常熟省中、市中、实验中学、浒浦中学等83所学校与思南县各学校建立了帮扶关系。在思南支教期间,石梅小学老师钱静霞每天步行50多分钟,爬上几百级陡峭台阶,到“山坡学校”思南第五小学授课。为了提升师资力量,她还制定了“跟培计划”,从学校选出5名骨干老师作为“跟培”对象,仅一个月时间,就让他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长进,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

常熟还组织教育专家到思南开展教学指导,接收400余名思南教师到常熟挂职学习、跟读培训,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到职业教育、特殊学校的全覆盖教育帮扶链条。常思两地还连续举办了6届教育协作交流周活动,通过“名校结亲”“跟岗研修”“跟培计划”等措施,常熟在思南教育帮扶领域打出了一系列协作“组合拳”。

“专家式”援医帮扶有效推动了思南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2015年以来,常熟共派7批77名医生到思南开展帮扶,帮助受援医院建设“2+5”重点专科,推进两地8家医院建设3个医共体。

这支医疗队不断开拓领域“填补空白”。从城区医院帮扶到基层卫生院帮扶,从现场指导到远程会诊,常熟全方位调动卫生资源,连续选派高层次医技专家到思南,累计帮助思南引进新技术85项,帮助规范流程200多个,成功实施危重病患手术600余台次,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42项,创下当地医疗技术“首例”38项,实行“远程诊疗”40多例,真正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以县民族中医院为例,常熟选派的“组团式帮扶”专家团围绕基层卫生院的建设运营优化、业务水平提升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帮扶期间共完成门急诊5000人次左右、住院患者2525人次左右、手术269例,组织病例讨论及专家会诊432次、学术讲座65次参加人数约1335人,开展新技术20个、新项目7个,完善制度修订46项,优化诊疗流程42个,开展远程会诊15人次。如今,县民族中医院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结肠息肉EMR术、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三腔二囊管止血等。常熟援思医疗队成为苏州对口帮扶铜仁地区选派人员最强、帮扶医院最多、互动领域最广、创新成果最丰的医疗帮扶力量。

农业方面,“全链式”助农帮扶也为思南农业发展夯实了根基。近年来,常熟先后选派4批18名农业专家到思南开展助农帮扶,覆盖动物防疫、果蔬栽培、植保植检、农业机械等“全链条”农业领域,共建常思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二花脸猪”繁育示范基地,设立思南农产品直供基地,成立思南农业产业化发展课题研究组,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农业期刊发表,申报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入选铜仁地级标准。

在推动东西部劳务合作方面,两地创新探索“3+1+X”校企合作模式,即常熟3所职校、思南1所职校以及X家常熟用工企业合力培养产业工人。

2017年,思南职校成功与常熟的波司登集团、山水江南酒店管理公司、伯乐汽修联盟开设订单班7个,吸收当地实习生180余名。在常熟实习3年后,一个名叫安银飞的小伙走上了创业之路,在镇江开起了汽修厂,成为“小老板”。受到他际遇的鼓舞,2020年,又有101名思南职校护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到常熟实习。

“3+1+X”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变“一对一”为“多帮一”,扩大了常熟职教资源与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对口交流的范围,并且通过企业加入抓住市场用工需求,形成了从教育到就业的帮扶全链条,为思南贫困学子脱贫架起了“高速路”。目前,思南职校已经陆续与波司登集团、山水江南酒店管理公司、伯乐汽修联盟等常熟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设汽车维修、酒店管理等订单班。学生们通过参加全方位的实践培训,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这一模式累计向苏南地区输送实习生300余名,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在促进就业方面,两地还探索出“政府宣传引导+人力资源机构输送安置+政府服务保障”劳务协作路径,强化对思南务工人员的服务保障,依托常熟人力资源企业成立劳务协作工作站,创造性地设立“铜仁在常务工人员之家”“劳务协作直通车常熟对接站”及“思南籍务工人员稳岗就业基地”,实施“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每年陆续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累计输送贫困劳动力赴江苏省就业388人。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建设扶贫车间等方式,常熟引导思南贫困人口就近就业3760人次,帮助52个深度贫困村的101名贫困户实现了就业增收。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时韵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