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三股力”拧出发展“四维度”

文/融媒记者 张绿漪

2月18日,在苏州市2020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总结暨作风建设大会上,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苏州2020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成为常熟唯一获此荣誉的板块。

截至去年底,经开区全年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全面逆势回升——首战首胜,扭转了连年下降的不利局面。

2020年,经开区锚定“六个有”高质量发展方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亮点纷呈。荣誉的背后,也进一步传递出经开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以提升、创新、开放为三股动力,在发展浓度、速度、高度、幅度四个维度上加快出新,为美丽常熟建设挑大梁、扛重担、立新功。

提升篇:

“新转型”注入发展新活力

2020年,“奋战一千天、打造一个新经开区”号角正式吹响,常熟经开区明确了“三提升、三发展、三促进”发展路径,确定了“7+1”产业转型方向。

提升化工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构建区域绿色循环产业链,是经开区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开展化工企业整治提升工作、举办绿色化学合作交流会等一系列行动,经开区积极搭建化工产业链合作对接平台,目前已有长春化工、优必佳树脂、理文化工等30多家区内化工企业达成60亿元合作订单,全面助力“绿色化学”品牌发展,为全区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常熟港开放再出发暨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25周年大会的举行,“常熟港振兴”战略正式启航,也全面掀开了传统港口转型发展的新篇章。去年,珠海港收购兴华港等总投资161亿元的20个产业和赋能项目签约落地,常熟港与海事局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稳步实施,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成功获批,吹响了“常熟港开放再出发”的“集结号”。常熟港在原有特色产业港的基础上,叠加物流物贸港、科技创新港、绿色生态港三项功能,推动常熟从精致内敛的山水时代迈向更为开放融合的江海时代。

此外,去年经开区开启了25宗低效闲置资源“百日攻坚”行动,盘活土地3000亩,其中芬欧汇川回购地块保障了重点项目中德产业园的建设,隆晟水洗城土地厂房回购后被改造升级为5G新材料产业园,为锦艺等重点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篇:

“新经济”增添发展新动能

当前,新经济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着引领作用,其不断壮大也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源和支撑点。

2020年,经开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等七大方向转型,落户云杉美菜等七大产业项目25个,并加快布局生鲜电商、工业互联网、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为增加平台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份额,经开区自去年以来重点打造推出新经济总部大厦,推动平台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截至目前,每日优鲜、云杉美菜、华安钢宝利、神州通优友金服、长江供应链、华傲数据等均入驻新经济总部大厦。2020年,新经济总部大厦完成开票销售200亿元。

去年,总投资80亿元、累计注册资本5亿美元的每日优鲜华东总部项目在经开区迅速成长,启动生鲜到家业务,开设前置仓3家,完成3家智慧菜场改造,实现开票销售30亿元。同时,总投资100亿元的江苏云杉世界总部项目,其大米等生态业务已逐步开展。

坚持科技创新也是经开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经开区全面建设“苏州·中国声谷”,建成并启用“苏州·中国声谷”展示中心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声学学会(苏州)创新中心(筹)、常熟理工学院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先后揭牌。在“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全球推介会上,总投资154亿元的20个“四链融合”项目签约落户。

此外,网易创新中心落地,亨通海洋光网成为常熟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亨通高压海缆、贝泰福医疗科技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锦艺新材料科技入选苏州“独角兽”培育拟入库企业名单。

开放篇:

“新机遇”培育发展新优势

开放是经开区逆境突围的必然出路,也是其再次腾飞的必由之路。

2020年,常熟经开区抢抓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以及苏州市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的机遇,实施苏州市首批“提质更新”片区开发项目,深入完善22平方公里城市大框架。

围绕统筹资源、提升城市功能的目标,今年,康桥国际学校、新城幼儿园将陆续投用,苏州奥林匹克青少年文化中心、香江万隆酒店、立讯生活中心建设项目陆续开工,进一步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推进经开区滨江新城“南拓西进”的建设。

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经开区大力倡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机构改革、国资改革、项目监管、融入上海等工作。通过组建行政审批局,设立科技创新局并与科创园合署办公,合并招商局和综保局,经开区持续优化项目审批、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并启动国资整合重构,组建赢江产业园公司等国资平台。同时,建立“联合审批、绩效评价、企业需求服务”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三大机制。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发展,经开区出台了全面融入上海1号文件,设立上海—常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联盟、中日 (苏州)产业合作中心等对沪合作平台,逐步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的新格局。此外,中金基金、喜马拉雅大学常熟分院也先后落户经开区,全面提升区域开放能级。

未来,经开区将坚定不移走全球思维的大开放之路,向新格局新理念开放,靠大平台大载体开放,以高质量高标准开放,与时代同频共振,赢得更快、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时韵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