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常熟的太阳,土门的苗

文/融媒记者 陈竞之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3年。

5月12日,四川省绵竹市土门镇女孩吴玉兰坐在大学自习室里,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郑重地写上了“陈二妹”这个名字。再过几个月,她将成为重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这个远在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和她毫无血缘关系的陈阿姨,是她一路考上中学、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时,无论如何都想感谢的人。

有人问吴玉兰:“如果用一个比喻形容陈阿姨,你觉得什么最贴切?”

“她像是太阳,遥远却辐射着温暖。”想了一会儿,吴玉兰说。

灾后结缘 雪中送炭

想起那一天,吴玉兰依旧心有余悸。10岁的她,在土门小学的教室里睡着午觉,突然什么都摇起来了。她吓懵了。摇晃中,窗户上的一块小玻璃向她飞来。她听到老师在喊,快去操场,于是她跟着大家跑了起来。跑着跑着,脚下一段楼梯塌了,她还是得拼命跑。一直跑到了操场,她才反应过来,和同学们哭成了一片。

爷爷奶奶把她接回家,可家不在了。小村子里,爸爸砌的砖房倒了,奶奶的嫁妆、地震前一年爷爷大寿才添置的木椅、彩电、冰箱,全砸在里面了。幸运的是,爷爷奶奶安然无恙。她一边盼着妈妈的归来和爸爸的消息,在屋旁竹林的简易塑料棚里听着风声睡着了。

几个月的帐篷生活后,吴玉兰在9月重返校园。经历了这次地震,爸爸妈妈不再外出打工,都回到小镇工作,收入受到影响。为了灾后修复,家里又多了好几万元欠款。这些,让一个本不富裕的山里家庭雪上加霜。

然而没过多久,老师告诉吴玉兰,有人要资助她。

原来,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常熟成了援建绵竹市土门镇的对口帮扶城市。常熟市红十字会与绵竹市红十字会通力协作,为土门镇的贫困家庭学生与常熟的爱心人士牵起了线。2008年10月,常熟首批爱心市民、单位与土门镇的贫困学生结对,陈二妹就是其中之一。陈二妹的善款,让吴玉兰和她的家人在灾后感受到了温暖。刚学会写信的小玉兰一笔一划向这位远方的好心阿姨表达谢意。

“还记得那时我误将陈阿姨称呼为姐姐,之后陈阿姨回信才知道她有个比我还大的女儿。”吴玉兰说,大灾过后,家没了,一切都变了,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而好心人的出现,就像一道射破阴霾的光。

十年寒窗 一路温暖

吴玉兰从小成绩就好,加上陈二妹的鼓励,她一早就想“出去看看”。当时德阳市最好的初中是一所私立中学,每年都需要交7000元建校费,可懂事的吴玉兰选择了市里排名靠前的公立中学。

在那里,小镇女孩吴玉兰开始了寄宿生活。她知道爸妈宁可紧着自己,也要尽可能多给她一些,于是一直节俭着,努力攒下一些钱。每逢周末,吴玉兰就在车站等着爸爸骑摩托车接她。从车站到家要花上近一个小时,冬天风呼呼吹着,特别冷。“爸爸心疼我,一直都在攒钱,终于买上了辆代步车。虽然债务一直没还完,但那时候就感觉家里生活慢慢好起来了。”吴玉兰说,也是在那个时候,他们家第一次向陈二妹提出,“我们能行”。可陈二妹不同意,义务教育还没结束,前路还长,帮忙必须帮到底。

2015年,吴玉兰上初三,成绩名列前茅。和她同村的孩子大多读完初中就去打工补贴家用了,吴玉兰同样面临着抉择。吴玉兰一心想要走出山村,但学费对家里来说始终是个负担,她也想早点帮父母分担压力。陈二妹鼓励她,只管念书,钱的事情不用担心。除了每年的定额助学款及时到账,陈二妹逢年过节还会给吴玉兰发红包、买衣服。吴玉兰也不负厚望,一路考到了云南大学,又被重庆大学保研,即将成为全村学历最高的人。

对吴玉兰的家人来说,陈二妹不止是一位爱心人士,更像是一个家人。在吴玉兰小的时候,她常和孩子在信里聊家常、聊学习、聊风景,互相邀请对方去玩;等吴玉兰长大了,她们聊人生、聊理想,让吴玉兰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中考前压力大的时候,吴玉兰老给陈阿姨打电话。失眠的时候,吴玉兰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陈阿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吴玉兰的第一志愿是苏州大学。

对陈二妹的家人来说,吴玉兰比远房亲戚还亲。陈二妹和丈夫经营着一家机械加工厂,虽然生意忙,但还是会抽时间同玉兰聊天。高考刚结束,陈二妹就邀请吴玉兰到常熟,带她在苏州、上海转了一大圈,还拉上女儿陪着。云南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吴玉兰面临巨大的考研压力,每天都睡不好。陈二妹同丈夫一商量,再次邀请吴玉兰到家里做客……从写信,到电话,到微信,到见面,联系方式一直在变,唯有爱心不变。

“在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陈阿姨的影子,她给过我很多的人生建议,从精神上帮助我……”心怀感恩,吴玉兰长大了。进入云南大学以后,吴玉兰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件让我很开心的事情。”

她身后的家园,也一天天好起来。地震前还没有用上自来水,偶尔才能吃一顿猪肉的日子,已成为永远的记忆。他们家先是搬进了震后重建的平房,去年又根据异地搬迁统一规划搬进了玫瑰新村的三层楼房。

家园重建 心灵重生

从2008年到现在,常熟对土门累计结对助学531人次,助学金额达419700元。至今仍在结对的学生有32名,年助学款达34000元。其间涌现了好多感人故事。王代建原本患有鼻咽癌,地震中房子全部倒塌,11岁的女儿王兴琪眼看要辍学,经常熟市援建组牵线搭桥,董浜镇红沙村村民王振良签下了助学协议书。亲身感受了常熟市民的爱心,王代建在去世后完成遗愿,将眼角膜留给了“江苏亲人”。2010年与王慈结对的志愿者王女士于2015年罹患重病,去世前,她预付了一年助学金,兑现了对孩子最后的承诺。去世后,她的同事毅然接过了爱心接力棒。常熟人,用自己的爱心坚持铺筑了土门孩子的梦想之路。

幼儿园、小学、中学,三合村、罗荣村、玫瑰新村、古楼街社区……常熟人一砖一瓦建起了新的土门。2009年,常熟援建组四处考察,为土门镇引进了玫瑰花项目。如今,号称“中国第一”的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上,玫瑰花开得漫山遍野,给山村带去了芬芳,带去了效益。

“四川原来有五六个地方叫土门。2019年,按照四川省区划调整,我们土门镇改名为麓棠镇了。”麓棠镇党委书记黄智说,现在当地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名字似乎更响亮一些。

土门镇不再是土门镇,但镇中心那条常熟路依旧是常熟路。

后 记

又到了“5·12”周年祭,在教室里写论文的间隙,吴玉兰打开手机,看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依旧止不住眼泪——那年在大地震中失去右手的李欣雨,考上了大学;废墟中压了125个小时被救的蒋雨航,投身消防事业;永远失去双腿的代国宏,成为百米蛙泳冠军;被救出第一句话是“想喝可乐”的男孩,成了一家可乐博物馆的馆长……

吴玉兰明白,是生生不息的爱,填补了伤与痛的裂痕,是细水长流的浇灌,催开了希望的花。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时韵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