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身临其境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文/融媒记者 张雨嘉

在民抗旧址,移动壁画和主题视频展播帮助人们深读党史这部“教科书”;在聚沙园和寨角村,“红色印迹寻访”实现了学习教育成果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在梅李历史文化博物馆,“少年说”、“梅李三杰”故事让人感知信仰的力量……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更加入脑入心,今年,梅李镇选取梅李聚沙园、梅李历史文化博物馆、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等8个积淀红色历史、蕴藏红色文化的特色场馆,开设“沉浸式”实景课堂,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及时性、互动性,助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让党员群众在书本之外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截至目前,“沉浸式”课堂已开展各类活动68场次,累计受众6598人。

在讲述中聆听历史

“抗战中任天石关心群众疾苦,深得人民爱戴,百姓把民抗部队称为‘老天部队’。”日前,梅李小学学生周希珩在梅李历史文化博物馆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讲述梅李英雄的故事。

“一部常熟革命史,半部在梅李”,为让更多党员群众了解党领导下的梅李革命历史,梅李镇不仅创建了专业宣讲红色故事的“美赞梅李”宣讲志愿团,还培育出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少年宣讲团,以少年的口吻述说红色历史,扩大红色故事的传播群体,丰富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此外,劳模志愿者、金领宣讲团成员等不同身份的宣讲员,在不同的“沉浸式”实景课堂里,用群众喜欢的“群众话”和原汁原味的“农家话”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还原历史场景,拉近党的历史和基层党员、普通群众的距离。

在体验中赓续血脉

为了让枯燥的文字历史鲜活起来,梅李镇集中力量修复因“火烧寨角”而遭受摧残的古村落;修缮并开放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修复位于聚沙园和宫前桥的两座碉堡;整合梅李红色故事和全镇党建阵地、“千村美居”点位、农家书屋及文旅资源,建成不同类型的“沉浸式”实景课堂。

在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不仅有展板展出的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成长史和斗争史,还有在玻璃展柜中的一件件革命先烈使用过的老物件,一张张字体工整的往来书信,让前来参观的党员群众“走进”这段历史,感受那个战火年代的苦难,忆苦思甜。

8个“沉浸式”实景课堂不仅深挖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还通过音乐、视频等新媒体技术搭建数字场景,生动再现抗日英雄人物形象和抗日救亡故事。

在实践中学习精神

日前,众多基层党组织来到“沉浸式”实景课堂之一的张太夫人故居纪念馆。纪念馆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传播地方红色文化融会贯通,不仅展出了翁氏家族的历史故事和书法作品,两侧围墙还以书条石镌刻“孝爱文化”典语。党员干部们一边了解红色历史,一边品悟孝爱文化。

2019年,梅李镇因地制宜,将海棠花红先锋阵地——梅李镇党群服务中心建在富有历史底蕴的盐铁塘和梅塘交汇处。党群服务中心紧邻张太夫人故居纪念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职工之家融为一体,完整保留了建筑的古典风格,打造了功能综合型、资源整合型的宣传教育平台。

除了张太夫人故居纪念馆,梅李镇还以聚沙园、梅李历史文化博物馆等“沉浸式”实景课堂为中心,向综合市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方圆2公里内的实践阵地辐射开来,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让全镇百姓在接受学习教育的同时,在家门口就能参与高质量的文明实践活动。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时韵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