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秉承“望虞河精神”砥砺前行

文/融媒记者 戴晓怡

63年前,常熟数万民工以“双手劈开千层土,定叫长江通太湖”的气魄,战胜了连续阴雨、土质坚硬、天寒地冻等种种困难,用双手双脚连起长江和太湖,打通了沿岸百姓的“母亲河”——望虞河。时至今日,不竭的水流没有冲淡开挖望虞河的艰苦壮举,忠诚为民、艰苦奋斗、敢想敢干、不甘落后的“望虞河精神”更是代代相传,愈加闪亮。

96岁高龄的离休干部程瑜瑞有一张珍藏了60多年、明显泛黄的布料工作证。证件正面印着一行红字“常熟县水利工程指挥部工作证”,背面写着程瑜瑞的姓名、部别、职务和“00001”的编号。1958年,程瑜瑞由组织上调任望虞河水利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负责工程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作为参与者,他见证了望虞河工程实施的全部过程。看着留存到现在的工作证和老照片,程瑜瑞的回忆再一次被勾起。

望虞河因经过苏州吴县望亭和常熟虞山而得名,是太湖主要泄水河道之一。1958年,常熟县政府根据区域水利规划,为确保虞西灌溉水源、减轻阳澄圩区洪水压力,组织民工开挖望虞河。当年11月,常熟成立望虞河水利工程指挥部,任命程瑜瑞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12月初,各路民工纷纷开赴水利工地。随即,常熟仿军事建制,建立了8个团、24个营。

望虞河水利工程全长60.2公里,是苏州地区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其中,常熟境内有35.6公里。1958年12月至1959年4月,无锡、昆山、常熟10余万民工平地开挖望虞河,望虞河水利工程成为常熟历史上动用人工最多的水利工程。如此艰巨的任务为什么能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奇迹般顺利完成?虽已过去60多年,程瑜瑞依然记忆犹新。说起望虞河水利工程成功的基本经验,他凝练出了四个方面。

“依靠群众,充分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有组织地激发广大水利战士的创造精神,是工程胜利竣工的重要保证。”程瑜瑞说,望虞河工程是靠人工在生土上开发,工具单一,功效很低,施工速度与工程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指挥部提出,必须依靠群众的集体智慧,为高标准工程攻坚克难,通过改变工具,土法上马,号召“一人献三计,三天创一具”。于是,群众性的创造发明活动在工地上蓬勃开展,能工巧匠应时而生,“四平车”“绞关化”“穿山甲松土器”等各种取土运土新工具遍地开花。这些新工具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加快了工程推进速度。

程瑜瑞回忆说,那时工程现场经常会开展赶进度比赛,以插红旗、黄旗、黑旗代表进度的快慢。有一个团长由于进度比不过人家,得到了黑旗,感觉自己拖了后腿,在工地上大哭一场。从这以后,趁其他兵团在休息睡觉的时候,他们团所有人都放弃休息,加班赶进度,最终追上了那些领先的团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有一个小组的负责人当时发着高烧,领导们都劝他休息,但他还是日夜不休地钻研原始四轮平车的改制。大家被他的精神感动,干劲就更足了。”程瑜瑞说,他们全组20多人起早摸黑、通宵达旦苦战了20多天,完成了160多部四轮平车的改制工作,评比时得到了红旗。

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用宣传舆论引领工程实施也是成功经验之一。工程开工前,指挥部就强调舆论先行,把弘扬正气、宣传鼓动、发扬先进、树立典型贯穿全过程。指挥部办公室办报编史,及时传播、交流、总结,同时强化文艺宣传一条线,团营部普遍建立文艺宣传队,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工程上马后,指挥部又组织了数以千计的“尖刀连”和以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命名的突击队,通过层层开展评比、级级树立典型,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比学赶帮热潮,新人新事层出不穷。

令程瑜瑞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听到当时沙洲 (现张家港)的一位民工在工地上喊,“双手劈开千层土,誓把长江通太湖。”听到这句话,他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于是,他立刻在工地上全面宣传这句口号,鼓励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早完工,全体水利战士深受鼓舞。“当时处于大跃进年代,做什么事都是争分夺秒。常熟县委领导及时统一认识,解放思想,集全县之力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程瑜瑞说,领导正确决策,按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也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60多年的考验表明,望虞河在防汛排涝和水利灌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望虞河工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常熟地区土方工程量最大、投入劳动力最多、减灾效益最好的水利工程。

程瑜瑞说,做任何事中途都有可能遇到曲折、艰难、困苦,只要决策正确,下定决心,按照既定方针坚持干到底,就能走向胜利,取得成功。“现阶段每个人都要发扬‘望虞河精神’,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半途而废。‘望虞河精神’将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程瑜瑞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时韵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