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铁脚板守护村民赢人心

文/融媒记者 张雨嘉

在梅李镇沈市村,有一位村民交口称赞的好书记,名叫赵俊。赵俊平时喜欢穿一双运动鞋,走路像跑步,除了开会,基本都在村里走动,和村民交心。“凡事从百姓角度去思考,多倾听、多了解,把村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村民就认你。”这句话,赵俊常对自己说。

赵俊是2019年7月担任沈市村党委书记的。刚上任不久,他就遇到了难题。

当时,穿村而过的沪通铁路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铁路东制梁场拟在沈市村落户,需征用250多亩土地用以建造施工用房和场地,丰收在望的小麦眼看等不到收获时间。此外,制梁场陆续有重型工程车辆进出,机械连夜施工等现实问题也引发了村民的抵触情绪。村民们隔三差五就跑到村里反映,后来干脆在工程车进出口搭了几个避雨棚,几个村民轮流值守,不让车辆进入。制梁场建设由此陷入僵局。

村民堵路的第一天,赵俊就赶到现场劝解。当时,四五十个村民将两个主通道入口团团围住,十多辆工程车只能停在村道上。“这是一项国家工程,征用的地也只是临时的。”工地上,赵俊一遍遍和村民解释,然而大家的情绪都非常激动:“不行,我们不同意。”“你们换个地方建吧。”有个村民还拿出相关法律书,指着上面几个条款要求赵俊解释,借此掂掂这位新书记的轻重。了解完情况,安抚好村民们的情绪,赵俊就给出了承诺——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赵俊带着班子成员到制梁场周边走访,叩开了43户村民的大门,听取、收集村民们的想法和意见,“民情日记”记了厚厚一本。回到村里,他又连夜整理,总结出“噪音问题”“征地补偿”两个矛盾点。随后,他多次与制梁场施工方等单位协调,并积极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一个月后,他拿出了一套村民认可的方案,项目施工得以顺利推进。

两年来,配合沪通铁路建设工程,赵俊练就了一双“铁脚板”,守护的是村民实实在在的利益。南沿江铁路规划建设中,沿线两个村组的13户民房由于和铁路距离近,时常被噪音、扬尘问题所困扰,且这些房屋年久失修,村民拆迁意愿强烈。但是,因为房屋没有达到拆迁标准,这一诉求一直未被满足。

每天到村里上访的村民个个情绪激动,但赵俊始终心平气和,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和有关部门一起对上协调争取,想方设法为村民寻找出路。最终,13户村民集体拆迁移位,归并到了村里环境更好的地块,原来的地方则进行复耕复垦,可谓是一举两得。

历史上有个“六尺巷”的典故,如今在沈市村重现,只不过“让墙三尺”不为盖房造屋,而是党员群众为配合“千村美居”工程所做的主动让步。这背后是赵俊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访和一字一句真诚的劝说。

陶家桥原本只有一条狭窄的砂石路可供通行,因各家围墙、辅房犬牙交错,这条砂石路弯弯扭扭,车辆来往十分不便。多年来,村“两委”都想把这条路修成水泥路,但因邻里关系复杂,这件事一直被搁置。

2020年夏天,陶家桥作为沈市村“千村美居”工程的第一个点位,相关建设逐步推进,赵俊觉得这是修路的契机。经过走访调查,赵俊得知问题主要出在三户人家。

一天,赵俊拿着规划图纸走进因4棵树占道的孙志雄家。他没有一见面就提移树的事情,而是以“千村美居”工程为话题,与孙志雄攀谈起来,两人一聊就是一上午。沈市村“千村美居”建设总框架、具体怎么施工、建设好后的效果,赵俊一一解释清楚。“修路是百年大计,大家都让一步,把村庄整体环境提升上来。”“好,那我来带个头!”说服孙志雄后,赵俊又先后做通了围墙挡道的另外两家的思想工作。最后,这两家把围墙分别收进了约1米和0.5米。

住在村头的老党员陶瑞忠得知自家辅房影响道路修建的情况后,马上召集儿子、儿媳回家商量,决定拆除一间辅房,把路修得再宽点。最终,昔日狭小的砂石路变成了宽2.8米、长150米的“同心路”。

路修好了,陶家桥“六尺巷”的故事也在村里流传开来。在赵俊的大力发动下,沈市村越来越多的乡贤加入“千村美居”建设,乡风文明也大大提升。薛建军、薛红军、薛耀良三位乡贤出资50多万元,在村里的一处闲置空地上,沿着围堰铺上石子小径,种上各色花卉树木,把这个野草丛生的围堰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游园,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喜欢养花种草的老党员汪宗元不仅把自己的院子布置成“共享”美丽庭院,供路过的村民观景歇脚,让大家共同欣赏“花在家中、家在花中、景在人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景色,还天天跑去为施工队端茶递水,主动为新建的小游园浇花除草……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时韵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