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代表话十年 | 古今交融焕新章

(“非凡十年”系列报道)

文/融媒记者张绿漪

“青山入廓,山湖同城”是常熟的自然禀赋,独特的虞山文化更赋予了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让这座江南文化名城格外与众不同。

9月20日,“常来常熟”常熟城市品牌(上海)推介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新发布的常熟城市品牌特色线路,充分展示了常熟丰厚的历史遗存、秀美的湖光山色、时尚精美的品牌产品、新鲜可口的江南美食,让上海市民的短途游有了更多规划和选择,也让常熟文旅融合发展的乘积效应逐步显现。

整理改造老旧街区

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被遗落在城市一隅的老旧厂房、街区,摇身一变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地标。南门坛上、山前坊、蓝·原葺森林、山湾里、绣衣厂……近两年,常熟城区经过更新改造而“涅槃重生”的老街区、老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存量资源“腾笼换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价值。

如今,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来古城历史街区漫步、闲聊、喝咖啡,已成为常熟人享受惬意生活的重要方式。山前塘岸河街相依,至今仍与十里青山伴行,和千顷尚湖遥相呼应。改造后,山前坊文旅创意产业街区保存了多元化的建筑风貌,又毗邻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使其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同样是在虞山脚下的蓝·原葺森林文旅产业园,也是一处休闲“打卡地”。在一片片郁郁葱葱之中,老厂房、老烟囱与充满现代感的标志物形成了强烈混搭感。位于三峰片区的山湾里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这里不仅保留了工业印记和历史遗存,还汇聚了运动休闲、宠物猫咖、轻餐酒吧等各类行业,成为年轻人文化旅游休闲消费又一新去处。

2020年末,常熟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城区历史街区整理更新工作,采用微更新、“绣花”式的方式因地制宜,按类施策实施整理改造老旧街区。城区历史街区整理更新范围为南泾堂、西泾岸、琴川河、南门坛上四个历史街区和山前街、和平街、东门大街、南门大街四个历史地段。

一年多时间,常熟历史街区整理更新全速推进,并在全省首创提出“房屋使用权集中”概念,建立健全集中、修缮、运营“三个车间”整理更新体系,“三级会商、三张清单”等工作机制,探索出一套较成熟、可复制的历史街区整理更新“常熟模式”,通过盘活老旧资源,全力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打响文化研学招牌

寓教于乐赓续千年文脉

作为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常熟因地制宜推出特色研学旅游线路,积极打响文化研学金字招牌,既发展丰富了常熟的旅游业态,也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白茆山歌馆聆听嘹亮悠远的山歌,在钱柳纪念馆品读虞山诗派代表人物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动人故事,在虞山派古琴艺术馆倾听美妙古音,在昭明太子读书台闻见历史的书香,在圣百合研学基地体验非遗美食石梅盘香饼的制作……研学旅行作为学校课堂的一种延伸,让学生在游玩体验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文化修养。

目前,本市依托白茆山歌馆、钱柳纪念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读书台、研学基地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了“寓教于乐——文化研学之旅”“文脉千年——历史研学之旅”两条研学旅游线路。游客不仅可以游览参观当地知名景区(点)、聆听历史人文故事,还可以学经典白茆山歌、用柴火灶制作美食,深度体验江南文化与生活。同时,本市在更新景区功能建设中,主动融入虞山画派、诗派、印派等文化元素,让游客在游山玩水中感悟常熟历史人文;将琴川河等古城风貌区以及方塔园、燕园、文庙、脉望馆等园林古迹串点成线,借力仲雍、言子等历史名人形成系列研学游产品,并开展成人礼、开笔礼、启智礼等儒家传统文化礼仪体验项目,在寓教于乐中让游客得到文脉润泽。

近两年,“常塾·研学堂”研学游品牌逐步“出圈”,江南国学、科普教育、江南耕读、江南手作、户外体验等多条主题线路市场反响热烈。今年暑期,市文体旅局联合长三角团建产业联盟,建立“沪虞”团建产业发展公司,把长三角资源引入常熟,全面拓宽研学产品的受众面,推出10条“团建游”“研学游”线路,强力拓展团建产业集聚发展,以“全域团建看常熟”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新IP。

增强山水节庆引力

拉动客流激发消费活力

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能起到非常好的引流作用,也能唤醒市民旅游消费热情。近两年,常熟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策举措和节庆活动叠加效应,持续打响消费节庆品牌和标志性活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今年7至8月,为期一个多月的2022常熟虞山文化暨沙家浜旅游节·“江南福地”虞城云GO节精彩亮相。活动通过“常来常熟”抖音直播连线诗、琴、画、印四大虞山文化流派代表人物,展示推介常熟文旅地标,并同步在抖音平台进行农文旅产品直播带货活动,展示美丽常熟和常熟优品。四个带货直播间又给网友们带来景区门票、旅游线路、美食套餐、酒店民宿等多种常熟文旅劲爆折扣产品,促进线上线下联动消费,持续放大文旅消费市场效应,有效提升“江南福地,常来常熟”文旅品牌形象。

“十里青山半入城”,虞山独特的自然环境衍生出生态有机茶和悠久的茶文化,也为节庆假日增添了一份人文韵味。自2013年起,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每年举办全民饮茶日、虞山茶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吸引游客亲身体验本地灵山秀水的生活。为了让茶文化、茶经济深度交融,度假区积极打造三峰游客中心(虞山茶文化中心),将茶叶制作、茶文化展示、游客服务、交流会客、休闲购物等功能融合起来。多年来,度假区还策划了尚湖牡丹花会、森林旅游生态观光节、杨梅节、龙舟赛等精彩节庆活动,融传统文化、体育健身、研学传习、亲子乐享、美食康养等元素于一体,充分开启山水“引力”模式。

同时,本市积极打造“虞歌畅晚”夜间节庆品牌和“虞山夜话”系列节庆活动,各类主题休闲驿站、文旅小剧场等共享空间每晚开放,昆曲古琴评弹、诗书画雅集等每晚不断,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增开夜间专场,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多元的夜间文化体验,充分点亮古城“夜经济”。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陈宁昱]

标签: 喜迎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