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突破产业瓶颈 打造创新高地

文/融媒记者邹磊

“独角兽”企业因其高科技含量和巨大的成长潜力备受资本青睐,也是未来最有可能成长为带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龙头型、链主型企业。在已经公布的2022年度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名单中,本市共有11家企业,入选数量位列苏州县级市第二,增幅位列苏州市第三。日前,记者走访了上榜企业苏州高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芯慧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感受“独角兽”企业蕴藏的巨大潜能。

高温合金叶片是航空发动机里面最为关键的一个零件,它所承受的应力非常大,服役温度在1200℃以上,需要先进的材料和复杂的工艺才能制成。因此,全世界有能力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寥寥无几,国内的产品合格率也较低。日前,记者在苏州高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技术团队正埋头研发,努力摘取这颗“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以解决国家在高端材料零部件方面的“卡脖子”问题。

苏州高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常熟高新区,主要从事高代次高温合金材料、精密铸件的研发和生产,其产品面向航空、航天、能源、交通、船舶等多个领域。公司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团队,积累了超60年的高温合金材料、工艺以及装备等的研究经验。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2件,并获得姑苏领军人才计划、常熟市“昆承英才”计划等荣誉资质。作为初创型企业,高晶新材料现已具备高温合金材料、精密铸件、熔铸设备等的研发、生产能力。

“我们计划每年形成三至五个甚至更多发明专利以及新产品,以支持企业创新,同时大力拓展民用领域。不仅如此,公司还要扩充产能,实现年产100吨高温合金铸件的产能规模。”苏州高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林说,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利用产学研优势进一步开展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促使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同样位于常熟高新区的苏州芯慧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泛半导体领域核心零部件、设备研发制造以及相关新材料开发应用的企业。作为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芯慧联对标国外技术指标,在2020年初便积极与国内主流大厂开展合作,至2022年底验证完成了国内首台晶圆室温键合整套装备。

这类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摄像头模组、光学模组、存储模组以及先进封装等行业,曾被欧洲设备制造商所垄断,制约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前,芯慧联公司研发生产的晶圆键合机正陆续发往国内客户企业进行使用、认证,破解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局面,实现了“自主、可控”的突破。

芯慧联联席CEO任潮群说,借助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计划,公司能够更快、更好地把产品推广到市场,同时利用这一机会推出系列化产品,全面覆盖晶圆键合产业领域,补全公司产品链,为本市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作出贡献。

除了苏州芯慧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高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地球山(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云途半导体有限公司、苏州华道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锦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达孚先进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榜上有名。上榜企业中有10家曾获得常熟市“昆承英才”计划支持,主要分布在汽车、先进材料、半导体等重点领域,符合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主攻方向,同时在新能源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取得突破。

近年来,本市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为支撑,加快推进汽车、声学、新能源等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聚焦产创融合“十百千”平台载体建设,全力培育“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依托重点企业重点服务和汇科创大数据平台,“一企一策”提供个性化服务,精准配置政策资源,同时落实《创新主体梯队化培育实施细则》,根据创新主体成长的不同阶段将其纳入预备库、提优库和成长库,会同相关部门在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等方面提供集成服务,加速高成长性企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本市聚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主攻方向,靶向招引重点企业和优质人才团队,并充分发挥平台载体创新策源功能,厚植“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沃土。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任宇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