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数字化养殖助农增效

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冯碧珩)在常熟的田间地头、鱼池边、茶园里,除了老农正在辛勤劳作,还常常能看到一些年轻的身影。他们中有不少是农二代,在父辈的引导下,他们充满激情,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常熟田里埋首耕耘,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2月1日下午1时,苏州湖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强来到塘边,穿上下水裤,和技术人员一起下水查看扣蟹生长情况。一网兜下去,满满登登都是扣蟹,随手抓出一两个,大多体型较大,李自强连连点头,说:“扣蟹筛选时要更细致,把不合格的都淘汰掉。按照三个标准分拣时,要确保同等大小的扣蟹分在一起,养殖时才不会出现因大小不一而打斗的情况。”工作人员对这位年轻的负责人显得特别信服。

李自强30多岁,他和大闸蟹打交道的时间不短。李自强的父母在他出生那年开始从事水产经营,父亲还在自家院子里砌起了水池,进行暂养。当时市场行情好,李自强的父亲做事认真,把水产经纪人这份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这让李自强自孩童时起就熟悉了水产的腥味,对鱼虾蟹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后来,他选择烹饪专业,想今后与美食多打交道,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估计大闸蟹在他的手中会成为食材,呈现更多滋味。但李自强毕业时,母亲由于身体原因再也不能陪伴父亲一起干事业。李自强决定帮助父亲经营,“当时觉得既是一份应当承担起的责任,也觉得自己对水产有感情,有信心能做好。”随后,他在大闸蟹交易市场工作,向身边的资深从业人员请教,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技术水平。逐渐地,李自强可以独当一面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延伸产业链,实现提档升级。

2020年,沙家浜镇在完成高标准池塘建设后,进行对外招标。李自强抓住机会,竞标成功,承包了华阳村422亩高标准池塘,开始打造产业化基地。李自强决定基地要走大闸蟹养殖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的现代农业道路,打造高标准养殖基地。他利用基础设施优势,应用最新的尾水治理技术等生态养殖模式进行生产,引进河蟹新品种“长江2号”等进行养殖。同时,基地还陆续引进无人机和无人作业船等智慧设备,引进了农业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等,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减轻劳动强度。李自强还潜心钻研,实现了一年四季都可以销售大闸蟹。

李自强还积极探索智慧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去年,李自强与常熟理工学院合作,签订了河蟹深加工技术合作协议;在世茂商圈和绣衣厂设立旗舰店,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同步推进各项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此外,李自强还在华阳村基地建设农文旅项目。根据计划,公司将用两年时间,在基地2000多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里安装大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展示基地池塘养殖情况、各项监测数据。项目区域内会设置蟹文化展示区、产品销售区、垂钓区,展示区会通过应用数字文旅技术、5D电影技术等,打造激光多媒体影像秀,展示大闸蟹生长过程;销售区则满足市民购买大闸蟹以及各类预制菜的需求;垂钓区域还会设置室外草坪区、放置天幕帐篷等。

湖强农业在李自强的带领下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公司拥有阳澄湖区围网养殖基地800亩,高标准池塘养殖基地600亩,累计引进3个水产新品种、5项养殖新技术,每年培训周边养殖户500人次以上,带动周边农户超百人、辐射面积达万亩。去年在新模式的带动下,湖强农业的大闸蟹销售量提升20%,年销售大闸蟹4000万元左右,农文旅项目建设进度达到70%。“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生产、经营水平的同时,不断扩大辐射面,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增产增收,最终实现年度销售额提升15%的目标。”李自强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许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