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假冒名酒专攻喜宴市场

文/融媒记者葛洁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其实就是二锅头,兑的那个白开水……”曾经,春晚小品《打工奇遇》中朗朗上口的台词让观众记忆犹新。如今,白酒兑水、以假乱真已不是偶然,部分商家甚至为低价白酒换上“昂贵的外衣”牟取高额利润。

日前,经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市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至四年六个月不等的刑罚。

2021年初,王某求职屡屡碰壁,一心想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他想到自己老家有人制售假酒,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自己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创业”。

于是,王某自称是某酒厂的销售人员,带着女友到全国各地参加糖酒会,去食品城借着“跑业务”的名义向商户发放名片寻找买酒的客户。

从事婚庆喜糖批发生意的张某发现近年来婚庆喜宴对高端白酒的需求量很大,无意间看到王某的名片,得知他供应的白酒比市场价便宜不少,便电话联系了王某。电话里,王某透露,有渠道可以进到大量便宜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梦之蓝”等著名品牌白酒。市场价1000多元一瓶的“五粮液”在他那里购买只要250元,“贵州茅台”的售价只要700多元一瓶。

暴利让张某心动了,在明知王某低价售酒背后必有猫腻的情况下,张某还是向王某预定了20箱“五粮液”。王某急忙联系了自己的三姨董某分享“喜讯”。董某在老家跟着村里人学灌装白酒,后来到北京做小生意,几年前因为卖假酒被北京法院判了刑,出狱后一直赋闲在家。当董某得知王某需要“帮手”,自己恰巧有这个“技能”,还能赚些生活费,心动起来。

2021年底,董某重操旧业,借来亲戚的车库用于存放灌酒工具。王某则买来低价白酒和“五粮液”“茅台”的空瓶、纸箱等包装材料,“制酒”小作坊开始运作。小作坊没有专业的机械设备,仅仅用一个漏斗,把酒灌进空瓶,然后用卡扣卡住盖子,再包装一下,一瓶两百多元的普通白酒就在董某的包装下秒变价值1000多元的“五粮液”。由于防伪标志是原装的,假酒从表面上看和正品并无区别。

董某“制酒”,王某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给张某,张某再以市场原价对外销售,环环相扣,由此形成制售假酒“一条龙”产业链。

销售时,张某只做批发不做零售,还特意叮嘱下家“不能单独卖,只能做婚庆喜宴的批发用酒”。张某认为零售的风险大,一旦别人喝出味道不对,很容易找上门,而婚庆喜宴都是几十箱大批量购买,即使客人喝了感觉不对,碍于面子也不会找“东家”揭穿。

四人肆无忌惮地制售假酒很快引起了公安部门的注意。市公安局接到线索后,成立专案组迅速部署,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对物流信息进行研判,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去年7月27日,张某在物流公司将订购的白酒进行装车时被公安部门当场抓获,现场查获大量假五粮液。

审查起诉阶段,对于不认罪的董某和张某,承办检察官审慎梳理每个犯罪嫌疑人的聊天记录、银行流水、物流信息等证据,并结合证据进行释法说理。在大量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最终认罪认罚。

为查明已销售的假酒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市人民检察院引导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补充涉案假酒有无有毒有害成分的鉴定意见,对于可能导致人体危害的安全隐患作为公益诉讼线索与刑事案件同步侦查。经鉴定,涉案白酒仅在酒精浓度方面存在不合格情况,并未鉴定出有毒有害成分。最终,法院一审判决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事实及量刑建议。

在这起案件中,4名被告人在未取得注册商标所有权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制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高达200万元。

检察官提醒

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宾客不会在喜宴上让东家“下不来台”的心理,将销售假酒的“生意”越做越大。市民购买酒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商场,谨防真金买假货,更不要接受来历不明的电话、网络销售;在购买到假酒时,应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任宇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