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张绿漪
常熟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乡村游、周边游兴起,常熟民宿也迎来新发展。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39家旅游民宿取得旅游民宿备案登记,其中9家获评苏州市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但同时,常熟本地民宿发展也存在明显短板,如供给不足、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设计、客户黏性低等。在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民革常熟市基层委提出的《关于乡村特色民宿发展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建议》被正式列为第190号提案。
提案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而乡村民宿则是乡村旅游供给的关键部分。想要形成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则需要乡村民宿产品和服务质量、发展效益、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更离不开地方政府政策各方面支持,需要通过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树立龙头典型、品质化发展、品牌化发展等具体举措进一步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更大的发展动能,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接到市政协关于提案办理的任务后,市文体旅局高度重视、认真梳理,一方面强化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今年以来,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队现场调研民宿发展情况,针对民宿备案及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召开座谈会,分析研究解决办法。同时,文体旅局严格落实《关于促进常熟市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对首次被省、苏州市、常熟市认定为特色精品民宿的,经审核,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登记在册的旅游民宿,按评定等级分别一次性给予每间客房3000元至5000元的奖励,有力推动民宿健康持续发展。
提案建议,要加强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对此,市文体旅局专门组建了旅游民宿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作为旅游民宿综合管理机构,负责旅游民宿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制定、综合协调、指导服务、备案验收、等级评定、民宿复核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牵头组织公安、消防、市监、住建、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对旅游民宿开展方案论证、联合行政指导和现场核查等工作。各镇(街道)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制定旅游民宿发展计划,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有效激发民宿发展潜力,促进旅游民宿茁壮成长,市文体旅局在苏州市范围内首创“民宿一件事”套餐服务,推进印发《常熟市旅游民宿备案“一件事一次办”实施方案》,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实现旅游民宿备案登记“一窗受理、网上流转、一次出证”,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文体旅局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民宿经营者的业务培训,指导成立民宿行业协会,有力推动常熟旅游民宿的规范化发展,加强行业沟通,形成聚群效益,实现抱团发展。
提案还指出,乡村要振兴要发展,关键在人。近两年来,常熟积极参与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的姑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农业专业类),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集聚一批高层次农业专业人才,并在培养周期内按照项目化方式,在资助额度内强化对农业专业类乡土人才的培养。2021年度全市推荐申报农业专业类人才15名,其中10人通过评审,共获得项目资助款220万元;2022年度全市推荐申报姑苏乡土人才11名,最终有7人通过评审,共获得项目资助款165万元。
市政协副主席金健峰表示,市文体旅局的专题通报紧扣提案主旨,聚焦常熟乡村民宿行业发展现状,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找准具体、实在的着力点,展现了前期提案办理取得的良好成效,并对进一步推动常熟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明确了新举措。下阶段,市政协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完善提案办理的新方式新方法,加强与提案承办部门的联系互动,健全提案办理督查和成果反馈机制,努力使提案办理出实效、转化出硕果,持之以恒以乡村特色民宿的发展壮大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