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张绿漪)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非洲的鹰型面具,当它们与中国传统印章文化结合,会产生什么奇特效果呢?11月28日,由西泠印社、宁波市委宣传部、常熟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文明互鉴·一带一路”第二届图形印创新实验作品展在常熟美术馆开幕,这标志着图形印篆印创新迈出重要一步。
图形印作为篆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图形印项目是西泠印社与相关部门联合探索新时代篆刻艺术的创新之举,也是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鲜活样本。自2021年启动以来,项目作品已在多个城市与大中院校巡展,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
此次常熟巡展作品内容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的名称、国花(区花)、人物以及当地标志建筑、特色动植物、山川河流等为元素,融合中国传统篆刻的要义精神进行图形印的创作,有效促进了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此次展览共展出印章原石318方、卷轴171件。现场既有原拓印屏和印章实物,也有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放大印作,展出时间将持续一个月。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为常熟的书法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名为《“书法意识”——四十年书法发展的当下瓶颈与建立标准问题》的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