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古老善爱 弘扬文明新风 丁坝社区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_常熟新闻网-本地新闻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412/0409:38
来源:常熟新闻网

延续古老善爱 弘扬文明新风 丁坝社区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文/融媒记者邹磊

怀着对乡村文化的热忱,我再次前往常福街道丁坝社区。一路上,一个问题总在我脑海萦绕:辖区内没有水利工程,社区为何以“坝”命名?

在与丁坝社区工作人员金敏娴的交流中,我找到了“线索”。一本《丁氏家谱》影印本,承载着这片土地上数百年的家族记忆。原来,这里曾是丁姓族人聚居之处,村中有一条历史悠久的横亘堤坝,旧称“丁家坝头”。数百年来,“丁家坝”之名便这样口口相传,后被俗称为“丁坝”。

翻开《丁氏家谱》,仿佛打开了一部家族的辉煌史册。丁氏一族人才辈出,族中之人以清廉为官、乐善好施闻名。他们曾积极捐资修理福山塘,为地方水利建设贡献力量。到丁凤池(1841—1904)这一代,更是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二十六楹丁氏义庄,并精心制订了义庄规条,将家族的善举进一步弘扬。丁氏义庄在当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捐设义田,让贫苦的族人有田可耕、有粮可食;它设置义冢,让逝者得以安息;它赡养族人,让孤寡老人和失怙幼童感受到家族的温暖。不仅如此,义庄还注重道德教化,为贫困学子提供教育资助,开启他们求知的大门,助力他们改变命运。翁同龢等名人也因感念其善举,亲手勒写碑文,这无疑是对丁氏义庄莫大的赞誉。新中国成立初期,丁氏义庄又有新的使命。它先后承办了各类私塾,成为村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后来,丁坝小学在义庄大礼堂开办,琅琅书声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建筑中,无数丁坝村的孩子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

“义庄早就没有了,现在那块地上都建了高楼。”金敏娴遥指明日星城片区的方向,告诉我那里是丁氏义庄的旧址所在。听闻义庄早已不复存在,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恍然若失的惆怅。“丁氏义庄的建筑虽在岁月变迁中消逝,但它的精神内核却如同一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蔚然成风,融入当地的老传统,成为社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敏娴说,如今每月8日,丁坝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都会很热闹,社区定期开展的为老便民服务活动就像是一场爱心接力。理发师傅的手中剪刀飞舞,为老人们修剪出整洁的发型;医护人员耐心地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仔细地进行口腔检查;中医按摩师用双手缓解人们身体的疲惫;磨刀师傅磨利的不仅是刀具,更是生活的便利。逢年过节,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困难群众,将一份份慰问物资送到他们手中,为他们带去温暖与关怀。

这一刻,我如醍醐灌顶,重新审视起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息的精神脉络。丁坝社区的文明实践站不正是新时代的丁氏义庄吗?它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延续着丁氏义庄济困扶弱、服务大众的精神,让这份古老的善意与关怀在新时代中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光彩,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