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邹磊
在每户村民住宅的门前张贴四张宅前屋后的“最美证件照”,村民们以“最美证件照”所呈现的理想状态为标杆,自发对住宅周边环境进行细致入微的日常维护。这一独具匠心的“一户四照”工作法,便是虞山街道洩水村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进程中凝练而成的极具代表性的成功经验。
12月2日,记者走进虞山街道洩水村的鲶鱼滩,如诗画卷映入眼帘。这里民宅依水而建、错落成趣,河道澄澈似镜,村道边花草掩映,几位村民正在宅前屋后悉心清扫,整个村庄环境整洁优美,尽显乡村韵致与活力。而这背后,“一户四照”工作法发挥着关键作用。去年,随着“千村美居”工作的顺利收官,村里为每一户农户拍摄了住宅前后左右的四张照片,将环境提升后的最佳状态定格。这些照片成为村里对农户进行“积分制”评价的核心依据与标准。
“我们以照片为依据来维护环境,村里检查很频繁,这让我们从心底里重视起来。”村民葛惠英深有感触地说,村民们主动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成为常态。村委会还组织成立了村民自治评价队伍,依据“一户四照”标准,每月按时对农户住宅进行细致的评价,并把结果公示在村里的醒目位置。同时,村里借助“随手拍”等平台实现了人居环境问题的即时发现与闭环处理,确保环境问题不过夜。
据洩水村党总支委员黄强介绍,“一户四照”工作法让村民成为村庄治理真正的主角,也让“自家环境自己管”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不仅提升了乡风文明,更让人居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还显著降低了日常保洁管护费用。”黄强说,凭借这一创新举措,洩水村成为2022年常熟市农村人居环境创新实践村,并登上了2023年度常熟市“千村美居”长效管理5月和7月的红榜。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参与度不断攀升,为“千村美居”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的善治、长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具体操作中,村民对照“四照”标准自觉维护宅前屋后的环境,村委会对每月的检查评分做到积分上墙、扣分照片公示,且积分与村民股金分红紧密挂钩,这就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目前,农村人居环境宅前屋后“一户四照”工作法已在全市各地推行,并且成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提升工作的优秀范例,在苏州市范围内推广。
近三年来,本市深入推进“五治融合”治理机制,除“一户四照”外,还总结出了“村庄管家”“镇域积分一体化”“新市民参与”“新风礼堂助力”等一系列成功经验,在全市营造出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科科长高蓉说:“这些做法的推广,使全市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大幅提升,管护费用显著下降。”未来,常熟将继续挖掘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让农村人居环境更舒适,让农民更满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