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老伴了……”在刚刚完成了一个壮举——拯救了一名男童的生命后,郑德平默默地承受着正给他擦干身子的妻子陈亚萍絮絮叨叨充满关心的“指责”。
家住碧溪街道的郑德平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今年7月27日7时多,他像往常一样在河边拌鱼食,忽然听到了“扑通”的落水声。一抬头,他看到了河对岸一个小男孩落水的身影。郑德平立马大声呼救,但是四下无人。情况危急,他没有丝毫犹豫,扔掉手中的工具跃入河中,往小男孩的方向游去。郑德平已经70多岁高龄,且有心脏早搏等基础疾病。40多年没有游泳,游到对岸10多米的距离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力气。当他游到男孩身边时,发现孩子已经呛了好几口水,身体开始下沉。他一只手用尽全力托住孩子头部,让他能够露出水面呼吸,另一只手死命划水向岸边游去。河水中的石块不断剐蹭着他的腿,淤泥加大了靠岸的难度,郑德平游得异常艰难。“我当时只觉得心脏跳得很快,就像马上要跳出嗓子眼了,但是心里的念头很坚定:我不能停下来,一定要救起这个孩子。”郑德平回忆道。不知过了多久,郑德平终于把孩子托举到了岸上。他把孩子放在石阶上,立即对他进行了急救。因救助及时,男孩很快就苏醒了过来,咳出几口水后开始大声哭泣,郑德平这才放松下来。这时,落水男孩的家人及周围邻居也赶到了现场。郑德平将孩子交给家属后便默默地离开了。
踏进家门的那一刻,郑德平才仿佛恢复了感知,身上被石块磨出来的伤口在隐隐作痛,拼尽全力带来的浑身酸痛也开始发作,他连忙呼唤老伴相扶。陈亚萍仔细询问事情经过后,一方面庆幸孩子和老伴都平安无恙,另一方面心底也涌出无尽的后怕。“他年纪大了,本来身体也不好,稍微剧烈运动就会胸闷气短。那天看到他狼狈的模样,得知他干的事情,真是又骄傲又害怕,双腿都在打颤。”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陈亚萍眼里仍然满是担忧。
今年8月,碧溪派出所经过调查核实后确认了郑德平的见义勇为行为。10月,郑德平荣登2024年三季度“江苏省见义勇为勇士榜”。他英勇救人的事迹也传遍了十里八乡,每每谈及此事,大家都会称赞老郑是个热心肠。后来大家在交谈中才得知,救落水男童已经不是老郑第一次助人了,他心底的良善和胸中的大义早在2018年的公交车拾金不昧事件中就得到了体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我觉得非常值得,希望我的行动能够激励更多人在他人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勇敢地伸出援手,相信我们的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好。”郑德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