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程遥
12月10日上午8时许,随着碧溪街道“五治融合”积分李袁兑换超市大门的打开,村民们翘首以盼的兑换活动再次拉开序幕。大家熟门熟路地走进超市,仔细核对自己通过参与和美乡村建设获得的积分,兑换心仪商品。自今年年初以来,这样的场景已多次上演。
超市设置了兑换规则展板,列出了乡村治理积分考核标准及办法、“乡村云”使用流程等详细信息,让村民们一目了然,轻松享受“劳动换积分,积分换好物”的便利和实惠。
“这是我用赚来的积分换的,感觉特别有意义,不仅为村里作了贡献,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奖励。”村民薛皎手握刚兑换好的保温杯,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她说,自从村里推行了积分兑换制度以来,村民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村容村貌也因此焕然一新。薛皎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一旁正埋头挑选纸巾的胡云达深有同感:“现在村里真是大变样了,大家能自觉保持宅前屋后的干净卫生,主动维护公共设施,连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都少了。”
积分兑换制度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李袁村作为常熟经济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子,较早开始了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制。村民负责自家宅前屋后的环境维护,村里将卫生考评规则纳入村规民约,由村民代表、志愿者、网格员等组成的积分评定小组每月进行评分,并根据积分予以奖励。为进一步深化“五治融合”积分考核管理体系,今年,李袁村将“五治融合”乡村治理约定(积分考核办法)升级到4.0版本,把考核内容由单纯的人居环境扩展至交通安全、文明新风和个人荣誉等,让积分管理成为基层善治的“动力源”。在新版约定中,李袁村首创加入了“一票否决”“扩展提升”两个精神文明加减分项,对违法犯罪、违反交通规则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对优秀学生实行积分奖励,对见义勇为、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公益事业进行表彰并发放积分奖励。
为实现数据可查可追溯,避免积分成为“点鼻子”式的普惠性福利,去年12月,李袁村与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合作,借助“看常熟”App综合服务端口,创新完善“五治融合”积分管理和积分奖励机制,不断丰富积分应用场景。“乡村云——‘看常熟’App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引入,实现了村干部对乡村治理的“一云统管”。“以往发现问题时,村干部需拍摄照片,并经过打印、分发等繁琐步骤,才能将问题反馈给村民。现在村民们登录‘乡村云’服务平台即可查看到自家及周边的问题,整个过程方便快捷。”碧溪街道李袁村党委副书记袁春燕说,这一变革提高了问题反馈的效率,也帮助村民从“被动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
以“小切口”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以“大积分”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接下来,“乡村云”平台将继续深挖潜力,逐步拓展增值服务。其中“村讯发布”功能将成为村委会与村民之间信息沟通的新桥梁,确保村民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村庄的最新动态和重要通知;“民情直通车”将为村民提供一个直接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新渠道;“消防自主上传”功能将鼓励出租户自行上报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