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邹磊
晨曦初破,循着市井烟火气息,我来到了位于联丰东路和南海路交界处的丁坝农贸市场。这个常福街道丁坝社区内的菜场着实给了我不小的惊喜,里面地面光洁、灯光明亮,售货摊排列整齐,疏果、生鲜一应俱全,人来人往却并不嘈杂。
经营水产摊多年的老张热情地招呼我,他一边自信满满地夸赞自己的水产物美价廉,一边骄傲地表扬起这个市场:“你瞧瞧现在这环境多好,和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我在这儿摸爬滚打多年,见证了它的变化。”与老张攀谈间,市场的过往逐渐清晰起来。早年,丁坝农贸市场只是个简陋的路边菜场,2014年虽由丁坝社区集体资金和居民入股,以富民合作社的形式建成了固定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的设施、昏暗的空间已经难以跟上市民的购物需求。2023年6月,丁坝农贸市场的大规模升级改造工程启动,内部翻新、水电污水管道换新、消防设施升级……一系列举措让市场重焕生机。
市场的良性运转仅靠硬件升级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它的背后藏着怎样的“保鲜秘籍”呢?随着人流增多,谜底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是市市场监管局常福分局与顶山村、丁坝社区精心谋划的“党建引领聚合力,携手共建促发展”三方共建活动在发挥作用。以“市监局+村社区+经营户”联动模式组建的“善治联盟”先锋队堪称市场的“啄木鸟”,他们穿梭于摊位间,严查“三无”产品、“鬼秤”,督促摊位整齐摆放,食品经营户规范着装、持证上岗;抽检果蔬,排查电、火安全隐患,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后续再开展“回头看”。农贸市场的“党员经营户”亮身份、经营户积分制星级管理措施更是激起了经营户们的竞争意识,大家都铆足了劲文明经营,诚信待客。“党员带头示范,我们也不能落后,都想多挣几颗星,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位经营户笑着说。
市场一角的“坐班直通车”便民服务窗口十分醒目。自今年6月启用以来,这个小小的窗口承载着大大的民生期许。消费者遭遇缺斤少两、商品质量不佳,经营户碰上证照难题,都会直奔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倾听,迅速协调,短短数月已成功处理了许多问题,确保了“投诉有门、解决有道”,不仅激活了市场的内生动力,也让居民们可以安心消费。
丁坝农贸市场的蜕变与坚守让我感慨万千。党建领航、精细监管、诚信经营、贴心服务,多方合力奏响民生和谐乐章,让这一方烟火小天地成为百姓三餐四季里最温暖、安心的所在,也为城市基层治理绘就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民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