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讯员 郑协
时序更替,逐梦前行。回望2024年,市政协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围绕中心、不忘初心、共筑同心,走过了砥砺奋进、创新实干的一年,交出了一份亮点突出、丰硕厚实的履职答卷: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紧扣为民履职,助力破解了一批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主题,举办“同心筑梦·共庆华诞”系列活动……一年来,市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认真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各项工作,为常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彰显政协之“政”,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有力。
把牢方向之舵,方能行稳致远。
19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次“常熟政协讲堂”系列讲座、20多次党纪学习教育交流研讨、50多场委员专场读书学习……这一年,市政协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准航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一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实施党政领导全员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机制,市委主要领导出席政协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多次对协商成果作出批示并推动转化落实。市政协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对政协工作的工作要求,坚持重要工作主动报告、重大事项及时请示、重点议题充分沟通,确保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
持续擦亮“悦读虞城·书香政协”品牌,创新开展“知地情·爱常熟”等系列主题读书分享会80多场,将“书香政协”建设、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文史资料工作和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委员们在读书中履职、在履职中读书。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读书座谈会,组织历届政协老领导、各党派团体、界别委员回顾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和自身的履职经历,分享对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的理解认识,广泛凝聚团结奋进正能量。作为全国唯一县级市政协与中国文史出版社签约成为“书香政协”共建单位,应邀与上海嘉定、黑龙江哈尔滨、河北石家庄等八地“书香政协”共建单位座谈交流、互学互鉴,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增进上下工作联动、推动履职成果转化等领域实现了更好效果。
贡献政协之“智”,建言资政成果更加丰硕。
善于观大局、明大势、察民情,方能思路清、履职准、成效显。
一年来,市政协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锚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主动开展“智汇新质生产力、聚力高质量发展”专题活动,引导广大委员走访调研各层次企业500多家,举行“同心助企沙龙”专题协商40余场,搭平台、聚资源、延链条、促合作,协调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用能、降费等实际问题80多个,助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3+5+2+N”产业体系定位、“南园中城北谷”三大创新核建设等内容深入调研、广泛协商、精准建言,助推常熟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围绕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等议题邀请相关部门与委员面对面共谋良策,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市委主要领导14次批示批办政协协商成果,一大批务实之策转化为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措施。多层次全方位协商遴选重点提案、提交大会发言,全年共收到提案326件,立案261件,17件提案作为市党政领导督办的重点提案,22篇大会发言为党政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一年来,市政协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围绕医疗、养老、卫生、教育等领域问题常态化开展提案办理与协商式监督。聚焦“打破城中村自主更新瓶颈”“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推动新市民子女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等课题,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得到高质量办理落实。紧扣党政关心的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集中专业优势对9个市执法部门涉企行政执法情况开展视察调研、座谈协商、暗访监督等各类活动30余次,形成的专题监督报告获市委肯定,意见得到有效采纳和落实。一以贯之做好5个市职能部门的民主监督专项评议工作,融视察监督、会议监督、提案监督、专项监督于一体,进一步推动部门转作风、提效能、办实事。
一年来,市政协勇于“一线担当”,按照市委部署安排,常态化开展“千村美居”长效管理,深入组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蹲点调研,持续做好信访积案包案化解、巡河(湖)等工作。结合省政协“我身边的风险隐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项行动,对虞山街道、常福街道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防范专项提升行动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积极发动属地委员围绕专项行动内容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协商议事、视察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主动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动,以“督”的举措、“统”的力度,有力助推板块全面排查整治问题隐患,筑牢安全底板、守住安全底线。
落实政协之“责”,服务为民初心更加笃定。
民之所望,履职所向。
为民协商更加用心。市政协积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深入开展,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协指导、镇(街道)主导、部门联动、委员主体、群众参与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以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为着力点,全年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群众生活等民生领域开展基层协商议事活动130余场,实现不同意见互相交流、各种观点深入沟通,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90多个。“虞山夜话”“春来有声”“大家讲莊”“城心城议”等“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惠民实践更加生动。这一年,市政协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以统筹安排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动员全体委员按照就近、就地、就岗的原则,与代表性群众建立经常性联系、形式多样的“朋友圈”。依托以应急救援·徐静霞委员工作室、“智”创未来·范文胜委员工作室、渔悦乡里·刘长虹委员工作室等为代表的基层履职平台,市政协委员主动靠前,广泛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组织群众参与公益服务、帮助企业反映心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年开展“微宣讲、微调研、微协商、微服务、微建言”五微联动活动235场,提出意见建议451条,发挥了“一个团队”凝聚“一众人群”的乘数效应。
亲民渠道更加畅通。市政协全面推动落实市党政领导全员领衔督办政协提案机制,确保了提案办理高位高效推进。围绕“更新理念打破城中村自主更新瓶颈”1号重点提案,市委主要领导深入走访调研城区4个街道、8个社区,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意见建议、现场指导推动的方式,真正让委员“金点子”转化为助发展惠民生的“金钥匙”。一年来,交办督办97件涉及民生领域的提案,助推了一批民生实事加快落地。用好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持续在健全机制、打造队伍、创新方法、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全年共收集办处社情民意信息270多篇,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发挥政协之“能”,同心同行格局更加深入。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
市政协不断深化与党派团体的合作共事,坚持走访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制度,组织落实党员委员走访党外委员、谈心谈话120多人次;围绕提案办理、年度课题协商等组织党内党外联合调研20多次;发挥党派团体专业优势开展便民义诊、法律援助、文化惠民等活动8场,有效形成理论联学、队伍联建、资源联享、工作联动的党内党外全链条工作机制。画好团结奋进最大“同心圆”,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络联谊,积极做好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工作,切实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效能。
用好省市县三级政协学习、履职、信息联动机制,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系列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等课题,协同省政协、苏州政协对本市10多个职能部门、16个板块和200余家企业开展三级政协联动调研协商、民主监督,实现统筹联动、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积极参加省政协举办的提案、民主监督等工作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相关经验成果得到省政协充分肯定。全力做好住常省政协委员、苏州市政协委员相关活动服务保障,不断放大政协组织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应。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政协发挥书画等文化艺术统战的独特功能,举办长三角五城书画作品联展(常熟展),多层次、多形式搭建团结联谊、共促发展的平台,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动员全体委员与文史专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完成《共同富裕之路——常熟乡镇企业发展口述史》文史专辑编纂工作,围绕常熟乡镇企业发展历程、主要特色和经验教训等内容,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不同的思想观点和见解,以史为鉴促发展。
夯实政协之“基”,履职尽责能力更加过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市政协坚持把优化委员服务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深化专委会党员委员履职党支部“五个一”标准化建设,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从严履行对156名党员委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职责。6个履职党支部以“关键少数”带头开展重点协商、抓实提案督办、组织主题党日等各类活动60多场,示范带动广大委员勤勉履职,提高“两个全覆盖”水平。全年安排100多名政协委员、40多名政协骨干成员开展履职能力集中培训,不断增强委员履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委员履职宣传,《人民政协报》等中央媒体11次报道常熟政协履职亮点,《新华日报》、“江苏政协”微信公众号等省级媒体刊登相关报道28篇,苏州媒体刊登相关报道72篇,“常熟政协”微信公众号发布200余篇信息,进一步树立委员扎实履职的形象。
市政协坚持把优化履职能力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健全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为重点,以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着力搭建好委员知情明政平台,全年邀请市政府及党政部门开展专项领域情况通报11次,帮助委员准确把握现实情况、提升建言实效。提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以及委员读书阵地的“建管用”水平,选树典型、营造氛围,更好促进委员在基层履职尽责、双岗建功。加快“数字政协”平台建设,完善提案、社情民意、政协会议、远程协商、网络议政等功能,鼓励支持委员拓展网络空间,畅通联系界别群众数字通道,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委员提能、履职提效。
市政协坚持把优化作风提质增效作为工作导向。强化机关党组在机关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着力解决在调查研究、文风会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培育团结进取的政协机关文化,丰富机关工会活动内涵,重视和加强市政协联谊会、政协工作研究会、政协书画室作用发挥,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为政协充分履行职能、发挥优势作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新的一年,市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必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为全面推动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