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融合“交响曲” 精绣服务“全景图”_常熟新闻网-本地新闻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412/1914:33
来源:常熟新闻网

奏响融合“交响曲” 精绣服务“全景图”

文/通讯员 高静雅

2024年,琴川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思路,探索城市基层党建融合服务圈建设,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引领、思想引领、工作引领,推动基层党建网、社会服务网、城市治理网“多网融合”,全方位构建全面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

■织密组织“覆盖网”,强化先锋“引领力”

清晨7点,“红色便民菜场”内熙熙攘攘。今年,“琴绣乐银和鸣联音”红盟矩阵党组织立足花溪农贸市场关门以后群众买菜这一需求点,通过汇聚矩阵成员合力,利用荡墩路60号的闲置区域,将废旧集装箱改建为19个菜场摊位,切实解决周边群众“买菜难”问题。

琴川街道把夯实党建根基、延伸组织触角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立足点和关键点,实现党建融合、组织提能。织密基层网络。将党的组织根系向网络、“家门口”延伸覆盖,完善“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自然村(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通过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将基层治理网格进一步划细划实,全面梳理现有各类网格设置、各项网格人员配备和各条线下沉力量等情况,推进党建网、治理网“多网融合”。建立社情民意联系日制度,固定每月第一周的周五为网格“社情民意联系日”,街道班子领导、联络干部下沉网格接待群众,牵头协调矛盾纠纷。强化片区党建。通过开展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将地域相邻、特点相似的基层党组织联动贯通起来,充分整合党组织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合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将辖区所有村(社区)党组织划分为五个示范带,其中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带、村级经济发展示范带被列为市级示范带。持续深化“红盟行动”,探索固定盟主、轮值盟主“双盟主”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实事项目32个。助推“两新”增能。围绕“商圈善治、楼宇长治、市场优治”目标,实施“两新”赋能计划。指导不同行业党组织成立党建联盟,实现资源跨界流动,聚力破解发展瓶颈。指导各领域成立党员突击队、商户观察队等队伍,全面激发自治动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集成的党群服务中心(站),不断丰富服务项目供给。

■架起党群“连心桥”,提升服务“能量级”

中午12点,琴川城市公园的“海棠里·共享食堂”内人头攒动。自12月10日起,食堂正式对外营业,每日推出50份特价套餐,仅需12元即可享用两荤两素一汤;在市级“善美海棠红”专项基金与琴川街道社区治理基金的支持下,街道针对特殊群体、老年人、新业态群体及热心基层治理群体开展公益助餐行动,切实让人间烟火气连接民生大幸福。

琴川街道把精准、高效、全面服务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实现党建融合服务圈服务提效。聚焦精准服务,围绕“1510”党群服务圈建设,街道统筹制作线上“党建地图”,服务信息一键获取;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制作线下地图,辖区资源一图可知。探索延时服务机制,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利用中午时间段受理业务;衡山社区晚间延时办理全科业务、开放功能站室。聚焦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家门口”的早餐能量站、蔬菜直通车、茶水铺、裁缝铺等便民服务点,推动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惠民“成效清单”。聚焦急难愁盼,以“一老一小一特一新”为关键人群,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类型的“海棠里”共享食堂4家,提供公益助餐、折扣优惠、特价餐点等服务。聚焦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权益保障等“短板”,以“五进五问”大走访活动收集解决新业态无闲暇照看子女、换电柜点位分布不匀等问题,深入开展新业态友好商圈、友好社区、友好楼宇、友好停车场等建设。鼓励新就业群体加入各类先锋队,结合自身特长和职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聚焦资源共享,针对党群服务中心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建设各具功能特色的先锋站、便民点等,实现优势资源的融合集聚、服务范围的拓展延伸。盘活商圈、市场、楼宇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开展五治融合馆“亲子假日课堂”,全年安排公益活动85场次;推出楼宇“午间一小时”,针对楼宇职工开展全年活动24次;精准配送文化服务,全年开展公益电影、演出等100余场。

■破除治理“中梗阻”,打通自治“微循环”

下午2点,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烘焙活动正在衡山社区幸福工坊开展,居民们在邓飞的指导下体验烘焙的乐趣。邓飞是衡山社区的残疾人创业者,社区依托“拾梦空间”微创投项目,创新“场地换服务”“公益+低偿”模式,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原有日间照料中心功能,打造幸福工坊,入驻者通过公益捐赠、烘焙课程、定向慰问等形式反哺社区治理。

琴川街道把畅通闭环、激发自治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和破题点,实现党建融合服务圈发展提质。深化精细治理。推进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30个试点小区(自然村)充分利用小区架空层、户外小游园等闲置空间,全覆盖完成幸福场景打造。深化开展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四方协同”共治改革探索。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地位,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书记,加强小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126个小区实现实体型党组织全覆盖。建立四方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重大事项四方联议、民生实事四方联办、矛盾问题四方联调”。探索数智融合。发挥好数字技术的先导力量,多维度促进数字化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依托“数”治琴川集成指挥综合管理平台,整合网格管理、三项议事、民情地图、智慧安防等应用场景,拓宽共建共治共享参与渠道。依托“先锋领治”“海棠先锋”等小程序,健全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党员干部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实现与群众沟通服务“零距离”。延伸自治路径。通过联合共建单位、挖掘社区能人,逐步培育形成解忧毛线铺、拾梦助残铺、中医养生铺、韶园家乡铺等特色“海棠铺子”。以“海棠铺子”为媒介,进一步延伸自治触角,推动议事平台搭建和积分管理落实,激发居民参与治理热情。以“微创投”为载体,激活“自我造血”功能,实体化运行社区治理基金6个,探索基层组织自循环发展模式。社区治理基金账户收入已用于帮助失能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开展急性白血病患儿暖心慰问等。

下阶段,街道党工委将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导向、实效为先,通过工作融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持续提升项目成效,高标准建成全面覆盖、区域联动、功能集成、服务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融合服务圈,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