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邹磊
趁着天气好,常福街道丁坝社区工作人员朱品杰带我去参观葛家浜自主更新区域建设现场。他告诉我,葛家浜就在虞山街道明日星城第五园的东侧,这个项目是常福街道首个“城中村”自主更新项目。项目从2021年初开始动工,经过近三年时间,20户住户的房屋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今年上半年,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顺利完工,目前处于绿化种植与菜园规划阶段。
丁坝社区居委会位于三环高速路北段外侧。我们驾车从居委会出发向南行驶,穿越高架桥后,周围的建筑和行人渐趋密集。耳边的喧嚣声、车鸣声提醒我,我们已经进入城区范围。探寻这“隐匿于城市中的村庄”,颇有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感。信步其间,只见柏油大道平坦开阔,一排排双拼二层中式民宅典雅大方、规整有序,坐南朝北、枕河而居的布局呈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致。
途中偶遇居民苏阿婆,她正在自家房前忙碌。见到熟悉的面孔,她热情地上前攀谈。苏阿婆指着自家房屋,满脸骄傲地说:“瞧瞧这房子,造得多气派。以前建房没有规划,房子紧挨着房子,杂乱无章,道路又窄,汽车没法通行,如今家门口还有停车场,这样的改造是改到了我们心坎上了。”从苏阿婆的话语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居民们对“城中村”自主更新的认可。
这个被高楼大厦环绕的小小村庄,曾与周边现代化的环境格格不入。此前的民宅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房龄高、基础设施缺失、消防安全隐患多等一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居民。为了让居民实现乐居、安居、美居的夙愿,丁坝社区于2019年底启动“城中村”自主更新项目。项目启动前,丁坝社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经过多次调整优化,最终于2020年底确定了改造方案。“自主更新改造不仅要解决房屋安全、消防安全和治安等基本问题,还要保留临水而建、依水而居的江南水乡村庄形态,从方方面面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优化村庄整体面貌。”朱品杰说,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涉及居民利益协调、资金筹集以及工程建设方面的各种难题,但社区和相关部门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把项目向前推进。
离开建设现场,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居民们开启全新生活的画面,这里将是一处令人艳羡的城市“后花园”。朱品杰告诉我,在葛家浜自主更新项目获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管庙下塘片区自主更新第一期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丁坝社区将用心、用情持续探索“城中村”自主更新,力求在保留乡村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实现“村庄”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让居民真正享受到更新改造带来的红利。
与朱品杰作别之际,我的心中已经产生了对下次重逢的期待。不久之后,丁坝社区又将多一处和谐有爱的城市“后花园”,静候我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