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徐静
“人民赋予我这份荣誉,我更当以行报之。”质朴的话语中,承载着市政协委员周皞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履职7载,周皞知责在心、实干笃行,以广告为笔,描绘着“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文化灵韵,将精致落到城市建设的细节中。同时,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聚焦人民群众关切,他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履职答卷。
周皞是东睿智华品牌管理咨询(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常熟市广告协会荣誉会长。多年来,他深耕主责主业,以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己任,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各类培训、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来常授课,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了解行业前沿资讯和发展趋势,多向发力助推全市广告行业高质量发展。他曾荣获江苏省广告协会成立三十年行业发展显著成就奖、苏州市广告协会成立30周年领军人物奖。身为民盟市委委员、民盟新联会会长,从2017年开始,他组织盟员开展读书活动,以书会友、以读启智,不断推进盟员读书与建言资政的有效衔接,凝聚起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助力更高品质“江南福地”建设。截至2024年底,民盟新联会读书会已累计举办活动28期。
生于斯,长于斯,周皞对虞山文化的热爱与生俱来,植根于每一处细节,融入生活的点滴,同时也渗透进广告设计的匠心创作。他用心研究、深入解读,在一次次文化场馆的布展设计中探寻千年文脉,镌写城市记忆。在建设常熟铜官山长江文化主题馆的过程中,周皞带领团队冒酷暑、顶烈日,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考究档案、寻访记录,不断丰富完善展览内容,赋予场馆鲜活的生命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乡音乡韵终于汇成一馆。建成后,该馆成为展示常熟方言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立体化展现龙舟制作的精湛技艺,让“龙舟精神”薪火相传,在湖甸龙舟馆的建设过程中,周皞特邀本地工匠精心打造龙舟模型,力求还原龙舟的原始风貌。同时,他指导团队全程拍摄下制作技艺,守护匠人匠心的非凡匠造,留住文化的根与脉。周皞说,传统技艺不应只停留在记忆中,他想让参观者在观展过程中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沉浸式感受水乡风情的独特魅力。此外,常熟烈士馆、常熟院士馆、江抗东路司令部筹备会议旧址等“走新”“走心”的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无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底蕴,诉说着千年古城的辉煌与不息,诠释着周皞对虞山文化的深情与厚爱。
作为市政协委员,周皞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充分发挥自身在知识、专业、能力、资源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围绕社会所需、群众关切积极建言献策,累计递交提案20余条,多条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在“虞山四派”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当下,他提出了《激荡文化涟漪,焕发虞山四派新生机:对虞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的议案,建议建立“虞山四派”文化研究和传承中心,将虞山文化融入当地教育体系,开发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让传统文化对接新入口、满足新需求,在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他带领团队潜心打造“虞山四派”人物IP,将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与当代审美相结合,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致力于打造“出圈”的文创产品,使常熟的文化传承和常熟故事的传播拥有更生动鲜活的表达形式。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周皞始终不忘乡土、乡情,时刻关注着农村产业发展。他递交了《加快片区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农房归并移位实施》等提案,为破解土地资源要素制约难题、促进农村产业多元融合发展献计献策。
开启新一年的履职,周皞步履不停。广告的内涵不变,形式却与时俱进。如何运用新手段、新模式赋能虞山文化发展,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让千年文脉浸润城市肌理,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是他时常思考的问题。“今年,我将重点在聚奎塔重建、县南街商业生态重塑以及将常熟尚湖半程马拉松升级为全程马拉松等方面提出建议。”周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