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冯碧珩)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公告,认定新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质农品”,本市有2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产品入选“特质农品”。至此,全市共有18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农产品入选“特质农品”。
此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是碧溪菠菜和梅李番瓜。菠菜产业是碧溪街道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街道与多个农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并通过规范生产操作规程,普及绿色种植理念,引进20多项新技术,建立田块编码和农业生产档案,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应用生物农药、优质有机肥料,建立农残快速检测室,实现全程质量控制。同时,街道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建设,拥有“滨江绿”“妤腾”“娄家桥”“慧泽溪”等注册商标,常熟市横塘蔬菜专业合作社、常熟市欣腾蔬菜专业合作社、常熟市新港镇绿青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菠菜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得益于优质的土壤条件,地产农产品梅李番瓜远近闻名。近年来,梅李镇立足“统一规划、规模经营、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这一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重点发展南瓜产业。该镇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教授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通过规范生产操作规程,建立田块编码和农业生产档案,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应用生物农药、优质有机肥料,建立五星级农残快速检测室,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当地南瓜生产基地被列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江苏省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该镇还借助村基础配套设施的优势、高效蔬菜园区基地的品牌效应以及土地流转、钢构大棚等相关扶持政策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该镇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建设,拥有“金辰”“聚沙绿阳”“向明”“亮鑫天”等注册商标,有效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此次入选“特质农品”的是常熟市白雪米粉制品厂生产的全意血糯米粉。该产品选用太湖地区地方优质特色糯稻鸭血糯,采用传统水磨工艺,经过稻谷验收、筛选、去石、磁选、砻谷、谷糙分离、碾米、过筛、色选、检验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其中稻谷验收环节将含水量严格控制在14.5%以下,碾米环节精细调节吸风量大小、米辊间隙,保证大米的加工精度。对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把关有效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与口感,产出的血糯米粉蛋白质含量在8.70%至9.54%、直链淀粉含量在2.80%至3.29%、糊化温度在71.83℃至72.08℃,品质优良。
为切实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近年来,本市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根据产业规模、品牌基础、市场消费等,催生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新领域,创造新需求,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培育出一批产业优势领先、市场空间潜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品牌。以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为契机,本市不断推动农产品优质资源整合,培育塑造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业品牌发展迈向新高地,进一步提高了“土特产”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