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 冯碧珩)日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公布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渔业典型案例名单,并对入选的13个典型案例进行推介。作为全省唯一的入选案例,本市选送的“昆承湖增殖渔业”榜上有名。
昆承湖属太湖流域水系阳澄湖湖泊群,平均水深为3.2米,是本市最大的自然湖泊及省级重要湿地,在调蓄引排、生态调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多样性维护及水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本市最大的水产品供给基地。
为加快推进昆承湖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常熟将昆承湖划为限养区,由常熟市昆承湖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经营。2020年,公司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及环境监测,开展增养殖容量估算,编制了《昆承湖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科学制定渔业增殖和收获方案,以水质保护为优先目标,依据湖体生物本底现状增殖渔业,以使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开发达到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根据规划,昆承湖增殖渔业以鲢鳙增殖为主、土著鱼增殖为辅,其中2021年至2023年为动态调整年份,年均增殖约50万公斤,2023年后湖区资源基本稳定,常规增殖大规格鲢鳙苗种60万至80万尾,并根据资源、收获及监测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增殖时间以每年冬末至次年春初为主,夏季适当补充夏花苗种。通过合理增殖鲢鳙,保护土著鱼类繁殖,实施总量控制,湖区的鱼类资源及其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护,藻类生长得到合理抑制,氮磷等营养盐得到有效转移,对改善水质起到了积极作用,生态效益显著。
在增殖的基础上,昆承湖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根据湖区资源现存量及生态平衡需求开展捕捞作业,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末冬初进行。目前,湖区捕捞量已经逐步达到预定的可持续收获量,其中鲢鳙常规捕捞量控制在40万公斤至50万公斤,比例约为1∶1,规格不小于每尾2公斤。
根据规划,昆承湖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就增殖渔业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要求,同时邀请专业机构在昆承湖持续开展渔业资源监测工作,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了渔业增殖及捕捞建议,确保昆承湖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还建立起渔业生产管理、产品、流动全过程监管制度,并注册了“昆承湖”商标,全面构建以餐饮渠道为核心、个人消费市场为补充的全方位销售体系,建立“公司+经销商+餐饮”多元化销售模式,2020年至2023年产值总额达到了3220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周边餐饮、生态渔业旅游发展。目前,常熟已将昆承湖纳入沙家浜渔文旅融合发展片区规划,随后将以现代渔业产业和文化旅游为基础,积极探索昆承湖渔文旅融合协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