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 葛洁
摄/融媒记者 李献 朱琪
今年春节,有一群学子选择留在常熟过年。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暖心活动。从写春联、送“福”字到包饺子、送礼包,从热闹非凡的游园会到丰盛的年夜饭……留常学子们的春节年味满满,师生情浓,暖流四溢。
沉浸式体验“中国年”
1月27日,常熟理工学院留学生宿舍楼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留学生们和老师欢聚一堂,感受着中国传统节日的温馨与欢乐。
“春节到了,我们跟几位留学生一起过个年。在中国,贴春联、写‘福’字就是过年的大事。”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惠钢和留学生们一同贴春联、挂中国结,向留学生们讲述春联、中国结蕴含的对新年美好祝福的寓意与期许。留学生们手持毛笔,认真书写“福”字,虽然笔法略显生疏,但大家都很开心。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杨阳就读于常熟理工学院纺织服装工程专业,这是他在中国度过的第二个春节。先前,学校组织留学生参加了虞山门挂春联和集市活动,这让他十分震撼。“巨幅春联的揭幕仪式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楹联文化的魅力,还有集市上的非遗糖画、面塑、剪纸等传统技艺,让我们沉浸式感受了中国年俗。”过年期间,杨阳与其他留校的留学生在古城区好好地转了转,体验了别样的“中国年”。
在学校召开的座谈会上,校领导与留学生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鼓励他们珍惜在中国学习的机会,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与交流。为了让留学生的留校生活更加惬意,学校为他们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厨房,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做一些家乡的美食。随后,校领导为留学生们发放了象征好运与祝福的红包,表达了对他们的美好祝愿。留学生们许下新春愿望:新一年快乐幸福、“巳巳”如意!
不回家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罗萨扎西德勒(新春吉祥如意)!”1月29日,常熟中专西藏班的学生穿上传统民族服装,欢聚一堂庆春节。常熟中专西藏班目前有58名学生,今年春节,8名学生留在常熟。为了让他们在常熟过好年,常熟中专的老师们动足了脑筋,与同学们一起包饺子、开茶话会,一起参加CityWalk,为同学们提供家乡菜,让他们不回家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围坐成一圈,市教育局以及学校的领导带领相关负责人与西藏班的班主任和同学们新春话家常。同学们争相跳起锅庄舞,欢庆春节,表达美好的祝愿。大年初一的午餐,厨师特意准备了牛肉火锅,热炒、冷盘,各色佳肴摆满桌,大家举杯庆祝,饭热菜香年味浓。“新的一年,我希望学业更进一步,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就读于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次仁内米说。
“他们是来自雪域高原的雏鹰,在江南福地展翅高飞。”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徐丽娟动情地说。自2009年起,学校与西藏林周县政府合作办学。10多年来,一批批藏族少年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常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同时感受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截至2024年,学校共招收西藏学生275人,已毕业217人,内地的求学经历让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收获了自信。学成归乡的藏族少年不负青春,为建设更加美丽的家乡奋斗着、进取着,实现着当年老师和亲人们的期盼。
“我要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大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将来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就读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卓玛许下新年愿望。
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来自雪域高原的学子在江南福地感受着家的温暖,怀揣着梦想的他们将用青春和热情谱写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描绘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