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 张怡心
近日,一面来自企业的锦旗被送到了市水务局。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水务局工作的认可,更折射出常熟市“换位跑一次”行动的显著成效。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葛昊旻在以企业主身份体验涉水项目审批时发现,部分建设项目涉水审批事项多,存在企业对流程不熟悉的情况。为此,市水务局积极协调整改,整合推出“套餐式服务”流程、“立项+水保”一件事服务,通过“多评合一”为企业“减负”。如今,涉水审批办理时限从原本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了3—4个工作日,项目审批效率显著提升,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仅仅是常熟市“换位跑一次”行动的一个缩影。从今年1月起,常熟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换位跑一次”行动,深入倾听服务对象的呼声,破解惠企惠民政策落实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2月21日,在市数据局窗口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姚先生收获了一份意外之喜,拿到了一张《城市建筑垃圾合规处置提示单》。这张单子详细列明了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和处置核准许可的办理要求、申请时限、咨询电话等信息,而这份贴心服务源于市城管局的“换位跑一次”。1月23日,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凌志勇在以施工单位负责人的身份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证》时,发现对办理许可事项单位的主动靠前指导不足。市城管局迅速行动,在与市数据局沟通后编制发放提示单,将合规处置要求前置告知,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换位跑一次”跑的是流程,换的是角度,提升的是服务。对在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本市有着明确的时效要求:对能够快速解决的问题,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依托“民呼我为”“虞企通”等线上平台及时派单处理,“一事一议”明确方案,通常在1个月内完成。
一面来自企业的锦旗、一张意外收获的提示单,看似不相关的细节折射出常熟政务服务改革的深层脉动。“换位跑一次”行动启动以来,常熟市四套班子领导,全市79家机关部门、镇(街道)的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化身办事群众,下沉至市政务服务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一站式服务窗口、“12345平台”等办事服务场所,转换视角查找堵点,推动政务服务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破题”的质变升级。据统计,全市已累计开展换位体验311次,收集问题建议339个,推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272项,提出优化举措353条,企业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干部跑起来、沉下去,办事效能提上来。在“换位跑一次”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中,常熟用领导干部的“脚底沾泥”换来了企业群众的“最多跑一次”,用政务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随着“换位跑一次”行动的持续深入,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将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常熟高质量发展将拥有更优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