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 张绿漪)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建设,目前,常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处理标准最高的水质净化厂——常熟市洪洞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已过半。据悉,二期工程将在原有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再扩充8万吨日处理污水量,工程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
4月2日上午9时多,记者在常熟市洪洞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现场看到,吊车挥舞着长臂吊运建材,工人们正在有序作业,管道铺设与厂房搭建同步推进。“目前二期工程总体进度在60%左右,主要涉及生物反应池、二次沉淀池、碳混池等单体工程,其中生物反应池和碳混池单体工程主体已经封顶,其余单体工程也将在本月底陆续封顶。”洪洞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总承包项目现场负责人许余亮表示,在一期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二期项目整体推进更加快速有序,他们力争把总项目打造成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沪苏合作”的典范与精品工程。
洪洞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正式运营以后,日处理污水规模达到16万吨,成为常熟乃至苏州地区集约化程度最高、智慧运营标准最高的标杆水处理项目,排放水水质合格率和污泥规范化处置率均达到100%,水厂配套湿地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二期工程将采用更为先进的处理工艺和设备,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一期工程建设内容。水厂整体建成后,日处理污水量将达24万吨,可以承担常熟市区约三分之一的污水处理任务,对进一步提高常熟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建设方面,洪洞水质净化厂项目运用工程信息集成管理技术进行了三维建模,提前模拟施工过程,直观展示各单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有效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碰撞错漏等问题。同时,项目利用无人机进行施工现场巡查,快速获取施工现场的全景图像和视频资料,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以便及时处理。在运营方面,该项目充分体现了智能化、集约化的特点,一期厂区中控室内的智慧管控平台就像一个精密的“大脑”,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中控室大屏清晰地了解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并根据实时反馈数据及时处理、解决问题,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全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依托上海、苏州的先进技术力量和管理理念,洪洞水质净化厂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本地污水处理行业的建设管理水平,并以项目建设为节点,建设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管网,实现污水厂与污水厂之间的水量调度,有效降低了污水厂停运环境风险。“接下来二期项目的工作重点是各单体的闭水实验,我们计划在7月底完成防水防腐施工并同步开展设备采购工作,在防腐施工完成后就进行设备安装,并在今年年底完工。预计到明年4月,二期项目将进行调试和试运行。”许余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