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福”农耕赋能融合项目启动_常熟新闻网-本地新闻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4/1016:23
来源:常熟新闻网

“垄上福”农耕赋能融合项目启动

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 徐静)春风过青野,麦苗轻摇曳。4月2日,“垄上福”农耕赋能融合项目在海虞镇邓市村海福路田间启动。该项目以“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为抓手,通过搭建农业劳作实践平台,为辖区残障群体创造社会化劳动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自2023年起,海虞镇海福新城社区积极开展钩针编织、美食工坊、“空中菜园”等助残就业项目,探索特殊群体帮扶新路径。在进行耕种时,尽管残障群体热情高涨,但因原有场地规模有限,“空中菜园”里的农作物长势不佳。为切实回应残障群体的农耕诉求,守护辖区拆迁安置居民的“乡土记忆基因”,2025年初,海福新城社区联合邓市村盘活村内10亩闲置工业用地,秉持“共建共享、联动推进、资源互补”原则,通过创新“村社共建”机制,着力打造“垄上福”农耕赋能融合项目。在有效扩大耕种面积的同时,双方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与志愿者、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联动,成功构建起集社会劳动实践、农耕文化体验、康复技能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事服务平台,形成了“农业+康复+公益”三位一体的助残服务新模式。

“垄上福”农耕赋能融合项目设置了蔬菜区和农作物区两大功能区,其中蔬菜区计划种植青菜、茄子、玉米等品种,农作物区则主种小麦、水稻等传统主粮。项目将由残障群体主导完成从整地、播种、田管到采收的全流程农事作业,社工团队及农事志愿者不仅提供伴随式种植指导,还承担作物管护、全程接送等系列保障服务,有针对性地消除残障群体参与社会生产的障碍。为切实提升残障群体的种植技能,村社将定期组织农技专家开设田间实训课堂,系统开展种植技术指导、作物管护示范等实践教学,帮助参训人员真正掌握种植技术。

依托市残联民生项目专项拨款、海福新城社区“福+”社区治理基金及社会定向捐赠,项目将为每一位残障人员提供全周期劳作津贴,通过保障参与者的劳动权益,有效激发残障群体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信心,最终帮助他们实现自立自强的价值目标。目前,该项目已吸纳海福新城社区的15名残障人士,并组建了由20余名专业社工及社区居民志愿者构成的服务支持团队,由该团队精准实施助残服务。

项目将构建公益协作机制,与爱心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通过爱心企业的资金支持、物资捐赠等多元形式夯实项目基础,同步建立农产品价值转化体系,依托公益义卖、企业食堂定向供应等渠道反哺社会,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我们将着力构建全龄段特殊群体服务网络,推动项目从残障群体向‘一老一小一特’延伸拓展,增加亲子互动课程及适老化康养等服务内容。”海福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徐月红希望通过村社区协同机制深化与兄弟村(社区)的共建合作,在“垄上福”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海棠红·幸福里”场景。

活动当天,残障人士代表、志愿者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爱心企业代表分别被授予“垄上自强盟”“垄上互助团”“垄上同行者”“垄上善行者”旗帜。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