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更是社会的财富。从个人防护到群体免疫,从疫苗接种到慢性病管理,公共卫生的脉络贯穿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像一张无形的网,托起千家万户的安全与福祉,也像一盏长明的灯,照亮人类与疾病抗争的漫漫长路。
即日起,本报推出《公卫聚焦》专栏,既追踪政策动态、解析热点事件、对话一线专家,也倾听普通人的健康故事;既探讨如何筑牢传染病“防护墙”,也关注慢性病管理、环境健康等“隐形战场”。通过专栏,我们将以理性之眼洞察健康议题,以温暖之笔传递科学声音。
文/融媒记者徐鹤
2400年前,扁鹊三兄弟“治未病”的典故流传至今;2400年后,在虞山脚下,常熟正以“上医之道”构筑起“疾病预防在前、健康守护在先”的坚实防线,不断夯实公共卫生安全基石。
从“应接尽接”到“主动守护”
每周六上午,在琴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有序接种疫苗。“周末也能打疫苗,还能用手机查接种记录,特别方便。”市民王女士一边展示“江苏预防接种”App上的电子接种证一边说。数据显示,全市儿童接种门诊通过增开周末服务、建立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机制,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15年超95%,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在低位。
在这张全民健康防护网中,水痘防控堪称典范。自2018年苏州市实施适龄儿童水痘疫苗免费接种以来,常熟历经三次政策升级:2020年推行“2针法”接种,2023年纳入省免疫规划,2024年启动7-12岁儿童免费补种。“水痘传染性强,通过实施免费接种政策,我们不仅降低了发病率,更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张万成介绍,政策实施以来,儿童水痘发病率有了大幅下降,家长主动接种意识显著提升。
从“疾病治疗”到“源头干预”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常熟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具体的民生实事项目,推动预防关口不断前移。针对初中学生,常熟自2017年起将麻腮风疫苗加强免疫纳入地方免疫规划,2025年又将之作为“老幼妇”健康关爱行动重点,继续为全市初中生免费接种,有效预防了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等呼吸道传染病。
在女性健康领域,常熟积极响应“加速消除宫颈癌”计划,从2023年起为初一适龄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可自费补差价换进口九价疫苗)。市民李女士回忆说,她女儿在学校免费接种HPV疫苗时,工作人员还开设了预防讲座,“原本以为要自费预约,没想到政策送到了家门口,连我们家长都学了不少知识。”2023至2024年,该项目让9000多名女生受益。2025年,项目持续覆盖2024级初一女生,让“宫颈癌可防可控”从理念变为现实。
从“疾病控制”到“全域治理”
在常熟,公共卫生工作的“扁鹊之誉”藏在细节里:数字化手段让预防更透明——家长通过“江苏预防接种”App即可掌握儿童接种情况;便民服务让接种更便捷——周末门诊破解“上班没空、下班没号”难题;健康理念普及让防控更自觉——校园讲座、社区宣传构建起“医—校—家”联动网络。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水痘疫苗“递进式”接种让发病率显著下降,HPV疫苗覆盖率稳步提升,麻疹、风疹等传染病报告病例数持续走低……这些变化不仅写在报表上,更刻在家长舒展的眉宇间。“我们不仅关注‘治已病’,更追求‘治未病’,通过系统思维将单点防控升级为全域健康治理。”常熟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疫苗接种的“精准覆盖”到民生项目的“精准落地”,本质上是将“上医之道”融入现代公共卫生体系,为老百姓把牢健康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