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 杨之洲
一个个包裹坐上一辆辆城乡公交抵达田间地头,让乡间百姓享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红利,幸福感、满意度蹭蹭上涨。一辆辆无人配送车行驶在道路上,一条条低空航线开通,满载着电子商务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新动能,孕育着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勃勃生机。1866公里农村公路,每一条皆是解锁春天的密钥,诉说着常熟的宜居与宜业。近年来,常熟以日趋完善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强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织密乡村振兴服务网
“老百姓生活好了,想买啥网上都有,过两天就送到手里了。”尚湖镇张村村村民徐月英说。每天,100多个快递包裹来到张村村村级物流节点。正是这个村级物流节点,满足了全村460户村民收发快件的需要。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常熟完成了297个村级物流节点的建设,并先后开通了204路、230路、205路、213路、207路和227路交邮融合线路,将快递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偏远村落,让村民在家门口寄递无忧。
依托以新合作常客隆为代表的多业态、多网点、多渠道本地商超经营模式和“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物流网络”的城乡一体发展模式,常熟打造了融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农产品运输、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跨业融通本地生态圈,促进了农村物流的降本增效,为董浜黄金小玉米、筒管玉丝瓜和王庄西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村民自种的蔬菜瓜果拓宽了市场,直接带动了本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从交邮融合,让快递坐上公交下乡,到农产品上网,让村民口袋鼓起来,常熟始终坚持政策引领,相继出台了《常熟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常熟市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6)》《常熟市农村综合物流驿站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振兴。
2023年10月30日,常熟市“数字新商超+跨业全融通+城乡广供配”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获评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打造公交服务新形象
“我现在不用爸妈接送了,到家的时间还比以前早很多。”常熟市第一中学学生倪燚燕每天乘坐校园快线2号线回家。校园快线穿梭在早晚高峰的车流中,安全、准时地把车上的每个学生送达目的地。
2022年9月1日至今,常熟开通37条校园快线,链接城乡18所学校,日惠及3500多名学生,还覆盖了部分高中的晚自习结束时间,全年乘坐超60万人次。
校园快线的“快”让家长、学生甚至校园周边的商户都乐了。
家长说:“以前在校门口堵着,没个半小时出不来,回家还要做菜,就跟打仗一样,现在轻松多了。”
学生说:“回去的路上和同学聊聊天,很开心。”
商户说:“周边道路通畅了,客人都愿意来了。”
一条校园快线,精准服务惠及多个群体。在常熟,这样的专线快线可不止“一条”。公交109路以高品质的适老化改造让老年群体出门更方便,被誉为“敬老爱老示范线”;K7快线将市二院的两个院区和常熟客运北站串联起来,被称为“健康快线”;“雄鹰线”定制公交直达常熟虞山热门徒步线路;“嗨GO”服装城购物快线,线路紧密串联高铁站与“时尚引擎”常熟服装城;年年开行的祭扫、祈福专线年年受到市民的表扬。
进入新时代,公众出行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个体化出行比例持续增长,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常熟深入学习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科学把握市民需求,持续优化服务,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公交服务新形象,实现了破局涅槃。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行驶在滨江大道上,满眼尽是樱花,仿佛回到了故乡,在这里工作让人安心。”这是许多日企员工对常熟经开区道路环境的一致评价。
“常熟道路平坦开阔,路边常能看到春天的景色,十分适合骑行。”毕业于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硕士张彦青说,这样的环境对青年人才而言是加分项,他也即将入职常熟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
在农村公路的改扩建、安防、养护等多方面给予补贴支持,常熟不断给路域环境“开美颜”、给道路质量“做加分”,收获了不同类型人才的肯定,无形中优化着营商环境,塑造着发展新优势。
2020年,常熟的街头偶尔能见到正在研测的无人配送车。4年后,常熟实现了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应用,48辆无人配送车获批在20条线路上配送快递,派送时效可提升20%至30%。
俯瞰湖光山色,远眺城市风光,最快30分钟便可从常熟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登机。常熟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低空航线及起降点建设,已开通4条常熟至上海机场的航线,2处起降点分别可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星野基地。
从无人车规模化应用,到低空航线陆续开通,常熟正以逐渐丰富的应用场景,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广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