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 葛洁)日前,由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一批智能电动轮椅顺利发往法国。这款“常熟造”分体式电动轮椅凭借15公斤的超轻机身和快速拆装设计,完成了今年的第10次跨越重洋,让“中国轮椅”成为全球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移动桥梁”。
随着电动轮椅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远程控制等智能操作让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常熟造”电动轮椅也逐渐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这台轮椅的电机响应速度比上一代提升了30%,重量减轻了8公斤,极大地降低了搬运难度。”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剑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曾亮相残奥会的“明星产品”——分体式智能电动轮椅。从车架管材到控制系统,100%国产化的核心技术让这款轮椅成为国家轮椅篮球队的标配,为运动员们的出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其产品已经从基础手动轮椅逐步拓展到了涵盖智能电动、竞技专用轮椅的10余款高端产品。公司累计斩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并通过了ISO13485:2016体系认证及欧盟CE认证。得益于常熟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公司的电动轮椅所搭载的锂离子电池也已经做到了“量身定制”,能够实现高强度、大容量、快充电,续航达40公里,可以保证运动员在场上无后顾之忧。
攻克了技术难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问题。要想让全世界轮椅使用者都能拥有舒适的出行体验,就要让产品“走出”国门。然而,怎么“走”?朝哪儿“走”?这些问题一一摆到了平方轮椅的面前。常熟海关的“定制化”服务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海关利用“关长送政策上门”机制,组织业务专家“送教上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通关流程及单证准备等业务辅导,同时创新打造“查检通”属地查检智慧辅助系统,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资料提交、信息互动等服务,并可随时查看查检进度,而物流等综合成本降低了约20%。
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打通了出口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平方轮椅的足迹不仅遍布常熟的大街小巷,更驰骋于国际赛场,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货值229万元,同比增长20%,年销售额预计将增长30%。
“科技是用来传递人文温度的,我们希望能帮助更多残疾人突破身体的限制,更好地融入社会。”朱剑说。正如他所愿,平方轮椅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可斜躺式电动轮椅”获专利授权并于4月登陆日本大阪国际展会;第四代智能轮椅将于7月在法国巴黎首发;与高校联合研发的脑机接口智能轮椅可实现由耳骨传感方式控制轮椅前进、转向等功能。目前,平方轮椅的产品已成功打入美国、欧洲、日本及东南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端医疗市场,核心产品甚至进入了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