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书香为夕阳生活添彩_常熟新闻网-本地新闻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7/0816:38
来源:常熟新闻网

翰墨书香为夕阳生活添彩

文/融媒记者 戴晓怡

退休意味着人生进入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阶段,退休人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常福街道谢桥社区用翰墨书香为老年居民描绘出一幅幅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晚年生活画卷。在这里,老人们收获的不仅是书法技艺的提升,还有真挚的友情、快乐的心情和充实的精神世界,他们实现了真正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当天下午1时许,位于谢桥社区居委会二楼的社区书屋内飘出阵阵墨香。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活动场地内,桌椅摆放整齐,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七八位老年居民正全神贯注地伏案书写,他们有的一笔一画临摹字帖,有的即兴发挥自由创作。书屋四周的墙上挂满了展示作品,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书画世界。

在书屋一角,一位戴着眼镜、头发花白的老者正用心临摹自己刚打印出来的抗战诗词,他那认真的样子让人不忍打扰。这位老者名叫高世雄,他是一名退休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虽已90岁高龄,但他依然面色红润,浑身散发着精气神。由于退休前从事文字工作,有一定的书写基础,更出于对书法的热爱,他报名参加了社区开办的“淡墨书法社”。书法社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定时开放,只要天气和身体条件允许,他的身影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书屋里。“坚持每天练上几个小时,字写得好了,生活更加规律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更好了。”高世雄说,书法社就开在家门口,来回很方便,每天走走路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式。

和高世雄一样,社区居民殷立明也是书法社最早一批学员之一。今年58岁的她曾是一名语文教师,本着丰富退休生活的初衷,她参加了书法社。“本来想给生活增加点儿乐趣,几年练下来认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人,更在学习中收获了快乐,现在我每天心情愉悦,身体也更好了。”殷立明说,有些乡邻见过面但并不熟悉,因为一起练习书法彼此成了好友。社区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空间和展示平台,他们很珍惜,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看着比自己年长的老者都孜孜不倦,殷立明不由得心生敬佩,更加坚定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决心。

书法社开办以来,社区越来越多的退休教师、退休干部、老党员等成为固定学员。为了给老年学员们提供优质的教学,社区邀请书法技艺精湛、同为社区居民的朱卫星作为长期授课的书法老师。朱卫星擅长根据每位学员的性格特点和写作习惯有针对性地提出练习意见,让老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断进步。“有些书法教学会让学员把所有字体都学一遍,但其实可能都学得不精,我觉得根据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进行练习更容易出效果,也能真正让学员享受到成长的喜悦。”朱卫星从基础的握笔姿势、笔画书写教起,逐步深入到字体结构、章法布局,还适时将书法历史、名家故事融入教学,让老人们在挥毫泼墨间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书法艺术的独特韵味,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

为了让老年居民在闲暇中找到精神寄托,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谢桥社区还与常福街道老年大学谢桥分校和常熟市惠众社会服务中心联合实施“淡墨书法”文化传承项目,致力于为老年人搭建一个学习、交流与享受生活的温馨平台。项目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核心,聚焦书法艺术知识普及,帮助居民了解书法艺术的特点与技巧,提升书法鉴赏能力,同时激发居民对书法的热爱,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书法学习与创作,让传统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如今,每逢社区举办写春联、送祝福等活动,书法社的学员都会参加,他们已经成为社区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同时,社区以书法为纽带促进了居民间的交流互动,增进了邻里情谊,更增强了凝聚力。未来,社区将不断完善书法社的各项工作,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让这片翰墨天地成为老年居民幸福生活的乐园。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