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徐静)连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坚守一线的环卫工人带来严峻“烤”验,为确保环卫工人安然度夏、城市“颜值”时刻在线,环卫部门打出“清凉组合拳”,科学迎战酷暑“大考”。
6月以来,环卫部门密切关注气象变化,严格落实避高温措施,通过合理安排保洁网格、缩小单人服务区域、缩短单次连续作业时间,有效缓解人工保洁压力。根据天气状况,环卫部门灵活调整环卫作业时间,加密机械清扫保洁频次。当日最高气温在35℃至37℃时,中午11时至下午3时暂停一线环卫工人露天作业;最高气温升至37℃至40℃时,避高温时段延长至下午5时;最高气温攀升至40℃以上时,从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全面停止露天作业,切实降低环卫工人中暑的风险。
7月17日上午8时30分许,记者在城铁片区金达路看到,两名环卫工人正在人行道上清扫路面、捡拾垃圾,一旁的小型新能源扫路车同步进行着机械化作业。这种人机协同配合的作业模式有效减轻了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大幅提高了道路保洁效率。为确保高温期间环卫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环卫部门坚持“歇人不歇车”原则,加大机械清扫力度,城区共投入包括机扫、冲洗、洒水及雾炮车在内的各类环卫作业车辆233辆,并加密了机械作业频次。其中,雾炮车每日16次对海虞北路、虞山北路、环城北路等重点路段进行巡回喷雾作业,有效降温、降尘。
考虑到环卫工人户外作业环境复杂、突发状况多,且普遍缺乏专业的急救知识,环卫部门组织开展了安全知识讲座、高温防护及应急急救专题培训,邀请医生讲解中暑的危害、表现及预防措施,帮助环卫工人提高识别风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高温期间,本市加大关心关爱力度,为环卫工人们撑起了“清凉伞”。目前,全市204座“百姓驿站”已全面开放,提供纳凉、免费茶水供应等服务。各环卫休息点也升级成了“清凉补给站”,里面除配备了大麦茶、冰镇西瓜、冷饮、绿豆汤等消暑饮品外,还常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供一线作业人员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