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 张雨嘉
七月的午后骄阳似火,室外温度早已突破35℃。在梅李护理院的后厨,温度计的指针定格在38℃以上。灶台旁更是热气腾腾,每一次翻炒都掀起一阵热浪——这里是厨师长顾振刚和他的6人团队的“高温战场”。
8时整,微凉还未散去,顾振刚身着白色厨师服,带领团队开始备菜。剥蚕豆、切豆腐、洗净沥干娃娃菜……刀板碰撞的“咚咚”声与水流的“哗哗”声在闷热中交织。“老人牙口不好,蚕豆、豆腐都得切成丁。”顾振刚手下麻利,话语朴实。
9时整,灶火“腾”地燃起,后厨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酱油虾翻腾出浓郁香气,蚕豆和豆腐丁在锅中咕嘟冒泡,娃娃菜在热油中滋滋作响。顾振刚站在主灶台前,白色厨师服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炒菜时接近50℃,热气直往上涌,站一个多小时,汗根本止不住,每天衣服都会湿透。”顾振刚声音微哑。墙角的一台电风扇搅动着热浪,蒸汽与火焰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热网,将每个人包裹。10时30分前,所有菜品必须出锅,确保11时能准时将饭菜送到老人手中。10时45分,餐车被缓缓推出后厨,顾振刚疲惫的脸上才掠过一丝松弛。
短暂休整后,15时,后厨团队再次集结。上午备好的食材带着冷柜的凉意被取出,晚餐的准备工作旋即开始。16时20分,晚餐被准时送出。不过,顾振刚的工作还未结束,他们得为17时交班的护士和值班人员准备餐食,然后清洁灶台、洗刷餐具、打扫卫生。直到17时30分,喧嚣的后厨才归于宁静。
顾振刚团队每日准备两餐,不仅要应对高温,更肩负着保障菜品安全与营养的重任。“我们每天采购新鲜蔬菜,每个月采购调味品、大米,确保日期新鲜。当天的菜都是当天清,从来不留隔夜菜。老人们偏好传统家常菜,我们备菜不仅要注重营养搭配,还得照顾老人们的胃口,保证软烂适口。”顾振刚展示着手机里精心为老人们准备的新菜单,“对待老人,就跟对待家人一样。”朴实的话语透着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