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 戴晓怡)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对董浜筒管玉丝瓜、王庄西瓜及董浜黄金小玉米3件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这是本市首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志着全市特色产品品牌迈上新台阶。
地理标志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的特色产品,其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产地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后以地理名称命名。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不仅是对产品品质与地域特色的权威认可,更是对当地自然禀赋与人文传承的深度挖掘。此前,这3件地理标志产品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董浜筒管玉丝瓜是董浜镇特产,果实呈纺纱筒管状,果皮翠绿带浅纹,果肉白玉色,熟制后细嫩无筋、清香微甜,维生素C含量在每千克80毫克以上,产区覆盖董浜镇16个行政村,种植面积约2万亩,年产量达8万吨。王庄西瓜是尚湖镇特产。《王庄镇志》记载,民国十年(1921年),王庄地区已有农户开始种西瓜。王庄西瓜果实近圆球形;果皮绿色,覆盖墨绿色窄条带;瓜瓤鲜红色,色泽均匀,肉质细嫩,瓤沙松脆,汁多味甜;瓜籽少,黝黑色,分布均匀。董浜黄金小玉米是董浜镇特有的鲜食型糯性玉米,籽粒金黄饱满且排列紧密,蒸煮后呈现软糯清香的口感。该产品通过“种销卡”制度和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网络,带动农户亩均增收5000元,每年举办的“黄金小玉米节”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形成“农业+文化+旅游”复合发展模式。
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工作。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响应、提前谋划、主动作为,通过深入参与材料审核、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协作、细化申报流程指导等措施,确保了3件产品的转化过程平稳有序。此次成功转化既是本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赋能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本市在以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市市场监管局将紧扣区域特色与产业优势,推动地理标志数量稳步增长,同时强化品牌运营与保护,让地理标志成为带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的“金钥匙”,让“常熟味道”带着国家认证的“金字招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