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幸福支点” 怡馨社区以多元共治提升居民获得感_常熟新闻网-本地新闻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8/0409:48
来源:常熟新闻网

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幸福支点” 怡馨社区以多元共治提升居民获得感

文/融媒记者徐静

葱油鸡、白切肉、爆鱼、青菜……7月20日11时30分许,常福街道怡馨社区“乡之邻”大食堂飘出饭菜香。记者看到,窗明几净的食堂内,几张餐桌有序排列,整体布局与普通餐馆无异。居民们三三两两围桌而坐,一边享用可口的饭菜,一边热络地聊着家常,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这里菜品丰富味道好,老年人还能享受优惠,不仅怡馨社区的居民可以来吃,其他社区的居民也可以来吃。”家住附近的居民缪永良是食堂的常客,他告诉记者,食堂里不仅有套餐,还能单点炒菜,他经常约老友到食堂里聚餐。据记者观察,像缪永良这样把社区食堂当作“第二个厨房”的居民不在少数,中午用餐高峰时段,食堂的上座率在80%以上。

开办“乡之邻”大食堂是怡馨社区探索社会化供餐模式的有益尝试。考虑到辖区居民群体结构复杂,周边餐饮配套不足,难以满足多样化用餐需求的现实情况,今年2月,社区实施“小饭碗”服务“大民生”项目,建成“乡之邻”社区大食堂,引入优质运营商,为全龄居民提供优质的平价餐品。运营5个多月来,食堂日均为周边企业提供工作餐150余份、服务居民群众超50人次。“食堂推出了15元三荤两素的标准套餐,并对60岁以上老人及快递员给予20%的价格优惠。”怡馨社区党支部书记倪吉说,希望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实惠、便捷、多样的餐饮服务,同时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融合。

以“乡之邻”大食堂为载体,怡馨社区创新推出“幸福合伙人”计划,通过能人挖掘、厨艺培训等方式,培育孵化“怡馨小厨”志愿服务队,并实行积分制管理,激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今年4月15日,由8名热心居民组成的“怡馨小厨”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服务队专门制作酒酿饼、茶叶蛋、红糖馒头等本土特色点心。通过打造“特色点心铺”品牌服务,将低价售卖特色点心所得收益注入社区治理基金,怡馨社区实现了公益服务的自我造血与长效运转。社区为志愿者统一办理了健康证,并由“乡之邻”大食堂承担食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服务规范有序开展。

每月20日是怡馨社区固定的“便民服务日”,当天,“怡馨小厨”志愿服务队会以惠民价销售特色点心。7月20日下午1时30分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记者看到,一辆醒目的红色“馨新乡融”直通车停在大厅内,车上整齐地码放着一袋袋馒头,居民们在车前排起了长队。“怡馨小厨”志愿者一边麻利地打包,一边贴心地提醒居民“放冰箱保存”。家住怡馨佳苑的甘圣华手里拿着刚买的馒头说:“下楼就能买到1元一个的包子,便宜又方便,我每月都来买。”据倪吉介绍,社区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零差价”向居民供应特色点心。除主打的“1元包子”外,“怡馨小厨”还会结合时令推出绿豆汤、鲜肉粽、鲜肉月饼等自制的特色点心,深受居民喜爱。

怡馨社区以“群众满意”为标尺、以多元服务为抓手、以共治共享为路径,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幸福支点”,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社区里不仅有热腾腾的饭菜,有温暖贴心的服务,更有可靠的安全保障。立足防范怡馨佳苑银发群体生活安全风险,今年,社区着力织密“安全防护网”,正全力招募一支由辖区青年组成的青年应急队伍,计划为每栋楼配备一名应急队员,并配套设立“吹哨人”快速响应机制。“目前已招募10名35岁左右的青年队员。”倪吉说,青年应急队伍成立后,社区将与市消防救援大队高新技术产业园中队和常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合作,对队员进行灾害预警、应急救援、医疗急救、疏散引导等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开展团队心理建设,凝聚守护家园的青春合力。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