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冯碧珩)三伏天正是“夏淡”时,前不久的台风天气也对蔬菜供应造成了一定影响。新福地农批市场充分发挥保供单位的作用,积极做好调研、协调等工作,强化产销对接,丰富供应品种,让市民在炎炎夏日也能拎稳“菜篮子”。
8月4日上午8时多,新福地农批市场的早高峰已经结束,但仍有不少市民在选购蔬菜。各个摊位上摆满了各色蔬菜,娃娃菜、生菜、菠菜、蓬蒿等不一而足。据客菜区摊主许振兴介绍,目前摊位上销售的蔬菜大都来自云南,有10多个品种。这些“高原菜”在产地预冷装箱,通过加冰储存等手段确保送达常熟时新鲜依旧,受到了市场欢迎,他的摊位单个品种的批发量超过150公斤。
据农批市场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入夏后,市场高度关注产地货源情况,加强了对商品价格的跟踪监测和分析研判,当好市场保供稳价的“前哨兵”。在市场的引导下,商户与产地积极对接,根据需求增加了“高原菜”的输入量。台风“竹节草”到来之前,市场发出预警,提醒商户进一步加强与产地的对接、合作,拓展货源、增调产品。目前,农批市场蔬菜日供应量保持在610吨左右,其中客菜占比在六成以上,客菜中叶菜大都为“高原菜”,产地以云南、宁夏为主。每日抵达农批市场的直发车有近10辆,可以确保市民在炎炎夏日也能吃到全国各地的新鲜时令菜。受伏缺、运输损耗增加等因素影响,每年这个时候菜价都会略有上涨,今年也不例外,叶菜类涨幅在15%至20%。按照往年规律,高温结束后,蔬菜价格将逐步回落,一般在9月中下旬恢复至正常水平。
农批市场将继续发挥保供作用,培育和建立稳固的产销链条,形成高效的产销网络,打造高品质产销渠道,确保市场货足价稳,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得上、稳得住、备得足。近期,市场还加大了冻库用电保障力度,优先考虑蔬菜、肉类等农副产品的保鲜贮藏,科学调配冷库资源,并做好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保障水电正常供应。市场充分发挥快检中心的作用,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加大检测力度,同时通过开展“你点我检”等活动,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