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需警惕蚊媒传染病 疾控部门提醒落实防蚊灭蚊举措_常熟新闻网-本地新闻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8/0809:41
来源:常熟新闻网

夏季需警惕蚊媒传染病 疾控部门提醒落实防蚊灭蚊举措

本报讯(融媒记者徐鹤)正值高温潮湿季节,蚊虫活动愈发活跃。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当前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加大,要警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落实清除蚊虫孳生地、防蚊灭蚊等举措。

蚊媒传染病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两种常见病毒性蚊媒传染病。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常见症状有发热、皮疹、全身疼痛,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该病高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东南亚以及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导致,患者典型症状为突然发热,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较常见。多数人一两周内可恢复,但部分患者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要预防这两种疾病,避免蚊虫叮咬是最好的办法,而避免蚊虫叮咬关键在于切断蚊虫的“生存链”和“叮咬链”,即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日常生活中防蚊需做好这些事: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用蚊帐;居家有蚊子时,可用杀虫气雾剂、蚊香、电蚊拍等工具灭蚊。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婴儿车需使用蚊帐;在暴露皮肤上涂抹有效驱避剂,按说明书定期喷涂(普通花露水仅止痒,无驱蚊效果)。伊蚊叮咬高峰在黎明前和傍晚后,尤其是6—8时、17—19时,要减少在树荫、草丛、灌木、积水等处逗留,外出出汗后及时洗澡。

日常居家灭蚊,清理积水环境很重要。家中花盆托盘、水桶等小型积水容器,垃圾、废旧杂物、杂草等需常清理;家庭备用蓄水池和种养水生植物的水体需每周换一次水,换水时彻底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或用沙子种养;有庭院的家庭需常清疏排水沟渠和排污井,保持流水畅通;房前屋后不常用的盆罐需清除或倒置存放;建筑物反梁结构和平顶屋需设置排水系统,每周疏通清除淤积一次,雨棚需改成斜坡式,防止积水,屋顶水箱需加盖密闭;在不能清除的孳生地投放灭蚊蚴剂或养鱼控制蚊蚴孳生。

出行防护也有讲究,市民务必在出行前查阅目的地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部分旅行者(如孕妇)可据此判断是否前往;准备足量防蚊用品,如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或喷雾、蚊帐、浅色长袖衣裤等,必要时准备好解热镇痛药。行程中也需落实防蚊措施,外出结束后2周内主动进行自我健康监测,避免被蚊子叮咬。市疾控中心特别强调,无论是行程中还是返程后,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务必主动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以及是否被蚊子叮咬过,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