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葛洁通讯员华莹曾璟
8月的阳澄湖畔,浸润着“芦荡火种”精神的红色沃土,正滋养着新时代国门卫士的忠诚与担当。常熟海关根植于此,深挖精神“富矿”,精心熔铸“地域特色、红色血脉、海关文化”于一体,打造了“沙家浜畔把关人”党建品牌,构建起“1个主品牌引领、18个子品牌协同”的特色矩阵。
在红色旗帜引领下,党建工作与海关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为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国门安全屏障注入了澎湃的红色动能。
智慧赋能
党建焕发时代新彩
面对新时代党务工作的新挑战、新需求,常熟海关敏锐地拥抱科技浪潮,将人工智能的“活水”引入党建园地。
部分新任支部书记曾面临“干劲足、经验少”难题,传统培训模式也存在资源瓶颈,这些问题催生了“党务小助手”的诞生。这是常熟海关打造的AI党建智能体,党员们只需在界面上简单输入问题或需求,无论是活动策划、宣传总结还是党务知识的权威解读,这位“小助手”都能迅速响应,提供精准、专业的解答或文档支持。运输工具监管科党支部书记杨厚镇对此赞不绝口:“只要输入需求,一份详实可行的主题党日活动策划方案就生成了,省去了大量查阅资料的时间,效率提升太明显了。”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党务小助手”已累计服务党员超200人次,让基层党建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效能。
理论学习是筑牢政治忠诚的基石。常熟海关对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进行革新,“虞关大讲堂”应需而变。它聚焦常熟发展与一线实务,每月精选一到两个紧贴时势、紧扣业务的培训主题,搭建起“干部说”“青年说”“书记说”“专家说”的多元交流平台,让政策理论与实操经验在这里交融碰撞。领导干部讲方向、明思路,业务骨干讲经验、授方法,青年关员谈感悟、话成长,外聘专家拓视野、启思维。两年来,26场干货满满的线下讲座、35门精心制作的网络课程,显著提升了党员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实效。
更令人振奋的是“三个我是”智慧实践平台的建成。“我是党员我来讲,我是党员我来干,我是党员我争先”,这不仅是风采展示的“光荣榜”,更是凝聚力量的“强磁场”。平台经过精心设计和路径优化,生动立体地呈现了常熟海关奋斗在各个岗位上的党员先锋形象。可感可触可学的身边榜样事迹,如同火炬激励带动全体关员踊跃投身强关建设。
党建引领
监管服务提质增效
在“沙家浜畔把关人”旗帜的引领下,常熟海关不断优化监管机制和模式,探索监管与服务的最佳契合点,全力打造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质监管力”。
常熟海关稽查科党支部吹响了寓服务于监管的“稽结号”。监管绝非简单的“一查了之”“一罚了事”,其落脚点在于促进企业的规范自律与健康发展。为此,他们用好用足主动披露等纠错容错机制,推动监管模式向“顺势监管”“纠错式监管”转变。党员先锋们主动亮身份、践承诺,依托“我是党员我来讲”“换位跑一次”等活动,积极走出机关,深入企业一线。在“虞企关爱”政策宣讲会的讲台上,在“送政策上门”的服务中,他们面向120余家企业,耐心细致地宣介主动披露政策,引导企业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激发其自查自纠的内生动力。
“多亏了海关的主动披露政策!”常熟市巨兴机械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叶映秋感慨道,“我们在内部例行自查时发现,一批进口货物漏报了运费,导致公司少缴了48.08万元的税款。发现问题后,我们第一时间拨通了常熟海关稽查科的‘主动披露’申报电话。海关核实后,指导我们及时补缴了税款,还依法减免了14.9万元的滞纳金,避免了可能的行政处罚。这个政策实实在在地给了我们自我纠错、挽回损失的机会,也促进我们更加重视内部管理。”
今年以来,常熟海关办理主动披露业务33起,同比增长超过1.5倍,有效帮助企业免予或减轻行政处罚;通过主动披露追补税款188.57万元,减免企业滞纳金34.6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69倍和1.82倍。
服务暖心
架起政企连心金桥
“从政策咨询到入区投产,海关全程‘手把手’指导,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海英荷普曼船舶设备(常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眭健介绍,今年7月,公司依托综合保税区“保税研发”政策正式入区投产,综合利用研发用进口设备免税、料件保税等政策红利,大幅降低研发成本投入,投产后已成功承接2亿元外销订单。
这一成果源于常熟海关的“换位跑一次”行动。特殊区域管理科党支部党员以企业视角审视服务流程,深入车间、走进一线,精准捕捉企业需求。得知海英荷普曼有开展船舶用制冷通风设备研发的需求之后,他们立即组织党员业务骨干上门解读政策,提供个性化辅导,引导企业入区发展;与税务部门联动服务,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等企业急需的政策送上门,切实助力企业提信心、增活力、破难题。
常熟海关聚力打造的“虞企关爱”服务品牌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通过建立“关长送政策上门”“挂钩联系重点板块、重点企业”等制度,党员干部今年以来走访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重点企业40多家,赴经开区、常熟高新区等重点板块开展政策宣讲5场次,将惠企政策“红包”送达200余家企业;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成功解决了企业在异地通关、区外监管协作、再制造料件进口等环节遇到的10余个“疑难杂症”。
从智慧党建提质增效,到改革创新赋能发展,再到暖心服务拉紧纽带,“沙家浜畔把关人”的红色旗帜在国门一线飘扬。常熟海关将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始终牢记“人民海关为人民”的宗旨,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融入血脉,激励全体关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辉煌,为常熟对外开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