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戴晓怡
日前,“遇见·虞山”2025大学生城市探鲜影像创作计划在本市启动,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8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作团队齐聚常熟,聚焦历史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风光、特色业态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素材,发挥创意,用镜头展现城市文旅的多元魅力,传播江南文化。
8月23日至25日,8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作团队分组行动,展开了主题各异的短视频创作。他们围绕“街巷里的常熟”,捕捉古城墙下的岁月痕迹、老街店铺里的烟火气息;聚焦“芦荡里的常熟”,记录芦苇丛中的生态之美,找寻沙家浜的红色记忆;展现“山水里的常熟”,定格青山绿水间的宁静与悠远;品味“舌尖上的常熟”,探寻特色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捕捉“动感中的常熟”,展现城市发展的活力与激情。
南门坛上是常熟最有烟火气息的地方之一。每天清晨,常熟人在这里采购新鲜丰富、物美价廉的食材。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学生创作团队被早市的热闹场景吸引,将这里作为拍摄点位。他们穿梭在人群中,用镜头捕捉市井生活的鲜活瞬间。围绕“街巷间的人间烟火”选题,创作团队提前去方塔街、河东街等古城区域进行采风,通过走访馄饨店、糕团店等特色美食点位,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和传统故事,感受浓郁的风土人情,也为拍摄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我们今天来到的这个早市,在取景构图上很有江南地区的特色,比较符合拍摄需求。同时,我们在古城区选取了一些小桥流水的景,还有东胜街那边年轻人喜欢的街区,它既有现代的感觉,又保留了历史文化的底蕴,让我们可以在画面构图上充分发挥。”上海戏剧学院学生岳妮妮说。在学生郑熙瀚看来,常熟的人文很有特色,而且当地人都很热情,帮助他们减少了不少拍摄上的阻碍,也在制作上给予了很多启发,“我们的创意几乎都是在实地采风后,从当地人的亲口讲述中得来的灵感,这对我们帮助很大,也增添了更多趣味性。”
作为常熟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虞山不仅承载着人文历史和山水灵气,也见证着城市的蓬勃发展。如今,虞山“雄鹰线”已成为长三角顶流徒步线路,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前来打卡。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学生创作团队围绕“行走间的动感打卡”选题,循着“雄鹰线”、尚湖等点位进行采风,用动感的镜头展现常熟的城市魅力。“提到江南就让人有一种典雅、恬静的感觉,很少会和‘动感’两个字联系起来。我们前期调研了各种资料发现,常熟虞山和尚湖都有很多运动的设施和项目。我们希望在整体的创作过程中做到有动有静,通过动静结合的组合镜头,拍摄动感的打卡路线,告诉大家常熟其实是一个有很多动态的体验项目可以挖掘的城市,很适合年轻人来探索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学生刘伊菲说。
2025大学生城市探鲜影像创作计划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短视频内容工作委员会、北京电视艺术促进会、常熟市人民政府虞山街道办事处、常熟文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在有限的时间里,每所高校的创作团队巧妙地结合常熟的农文旅资源,拍摄展现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时代精神的系列短视频作品,以青年之眼发现常熟之美,以视听塑造城市的品牌价值。通过青年创作者的镜头,常熟这座千年古城将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城市文化传播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