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港服务能力再突破 2300余吨刷新单件货物接卸纪录_常熟新闻网-本地新闻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8/2609:49
来源:常熟新闻网

常熟港服务能力再突破 2300余吨刷新单件货物接卸纪录

本报讯(融媒记者葛洁)8月23日上午9时30分,葡萄牙籍“澳亚休斯顿”轮在常熟港完成了7条新造无动力驳船的“叠罗汉”式浮吊装船作业,缓缓驶往“一带一路”终点港荷兰鹿特丹港。这次为期3天的作业不仅实现了内河与远洋运输的无缝衔接,为长三角高端装备出口打通了高效的物流通道,更以单船2300余吨的重量再次刷新常熟港单件货物接卸纪录,标志着港口重大件作业能力迈上新台阶。

“澳亚休斯顿”轮船长179.9米、船宽30米,装载后吃水10.3米。此次出口的7艘驳船最大船重达2330吨、长度为135米,总货值约1300万美元,抵荷后将投入欧洲内河运输。此次运输采用“大船带小船”的模式,这是对船舶特性、物流效率与跨境需求进行综合考量的结果。

从船舶航行能力看,7艘驳船为内河专用设计,船体轻、吃水浅,抗风浪设备、续航无法应对跨洋航行,必须依托远洋大船搭载。在效率与成本层面,若进行拆解运输,不仅易损坏船体、延误工期,还会增加成本,而大船一次性装载可实现“到港即投用”,大幅降低企业物流开支。同时,该模式精准对接荷兰内河水运市场,助力畅通“一带一路”跨境物流。2300余吨单件货物的装船作业也让常熟港的重大件作业能力再获认可,为后续类似内河设备出口提供了可复制的高效物流方案。

此次作业面临体积大、重量重、水上操作复杂等诸多挑战。为保障作业安全、高效,常熟海事局与港区办等部门提前召开通航保障论证会,制定了“三段式”作业方案,在作业前发布航行警告通知,在作业中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并实时更新船舶动态。作业现场配备了警戒艇、警戒拖轮,构建起立体防护网。海事部门还优化审批流程,开通服务绿色通道,大幅压缩了船舶在港时间,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常熟引航站选优配强引航力量,3名引航员密切配合、精细操作,确保该轮在完成货物装载后第一时间出江。

从创新件杂货大件装卸工艺到组揽新货种、从企业精细化作业到政府多部门协同,常熟港的服务升级与能力突破从未止步。未来,常熟将深度融合腹地优质货源,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货物出口服务能力,为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市外向型经济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