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解忧 让家园焕新 明日星洲小区共建共治攻坚“停车难”_常熟新闻网-本地新闻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9/1709:15
来源:常熟新闻网

为群众解忧 让家园焕新 明日星洲小区共建共治攻坚“停车难”

文/融媒记者邹磊

9月15日,走进琴川街道的明日星洲小区,记者看到东门的智慧屏实时显示着车位数据“空中花园剩余28个、路面剩余15个”。

很难想象,这个2008年建成、拥有1300余户居民的高层小区,曾经饱受“停车难”问题困扰。“雨天找车位半小时”“回家无地停车”等状况层出不穷,消防通道被占、景观河黑臭等问题随之伴生。如今,一场历时一年半的治理攻坚,不仅让小区新增车位570个,更用“共建共治”画出了基层治理的幸福同心圆。

“以前不管早晚,我回来基本没车位,消防通道常被占,投诉了也难根治。”居民口中的困扰,是明日星洲小区的老毛病。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工作人员潘可钦介绍,随着居民私家车保有量攀升,不少家庭拥有2辆及以上车辆,改造前半年,小区仅消防通道、公共空间被占的投诉就超100起。“停车难”问题不仅堵路,更堵居民的心,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经小区业委会测算,要满足居民基本停车需求,需新增约600个车位。可小区空间有限,这成了摆在社区、业委会面前的首要难题。

“车位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是从‘犄角旮旯’里挖出来的,是从闲置空间里改出来的。”琴川街道锦荷社区党总支书记唐丽芳的话,道出了破局关键。治理团队先从“小处”着手:调整现有车位布局,挖掘小区零星空地,对部分原有绿化进行科学改造。方案设计时,治理团队充分考虑居民需求,改造后不仅绿化率远超老小区标准,还新增车位350个,实现停车、绿化两不误。

但这与600个车位的目标仍有差距,治理团队又将目光投向了小区的空中花园。“这里原有休闲设施陈旧,不仅无人使用,还存在安全隐患,更导致地下车库渗水。”明日星洲小区业委会副主任杜志军介绍,通过改造,空中花园不仅新增220个车位,还顺带解决了渗水和安全问题,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得到了居民的支持。

“空中花园改车位,孩子去哪玩?”“改造后,我们还停不到车的话怎么办?”方案初定时,居民的顾虑不少,甚至有居民担心“施工噪声大”“砍伐树木影响环境”。整改团队坦言,统一意见是整个项目的“难题之首”。为解开居民“心中结”,市住建局、琴川街道、锦荷社区、明日星洲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组成联合工作组,并拉上小区骨干、热心党员、志愿者,开启“磨嘴皮子”模式:上门倾听诉求、组织协调会、修改方案。从初步思路到最终公示,历时一年半,工作组共开了60余次协调会,细化方案6版。居民周玉芳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一开始居民质疑多,我们就把改造后的规划讲透,比如孩子能去新的地方玩耍,大家慢慢就理解了。”

停车改造只是起点,治理团队更以此为契机,盘活小区闲置资源,解决更多民生痛点。针对居民“孩子无处玩”的担忧,物业在景观河边新建“朝夕乐园”,配齐健身设施和游乐器材,如今每到傍晚,这里便成了老人散步、孩子嬉戏的热闹之地;针对曾“臭味飘满小区”的景观河,市住建局、锦荷社区协调专业人员进行治理,物业定期打捞水草、藻类。“现在荷花开的时候,河边美得很,再也没臭味了。”周玉芳对此竖起了大拇指。

环境的改变,也拉近了物业与居民的距离。“以前常被居民批评,现在看到大家主动和我打招呼说‘环境变好了’,我再累也值。”明日星洲小区物业经理陈英感慨,解决居民“小事”的过程,也是建立信任、共建美好生活的过程。基层治理唯有紧紧抓住居民“身边事”“关键事”,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让物业管理从“边缘参与者”变为“核心力量”,从“生活服务商”转为“治理参与方”,才能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得到升级。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