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徐鹤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今年,恰逢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15周年。从2009年人均15元的经费投入,到2025年超过百元;从“广覆盖”,到健康管理的“精准化”……十五载砥砺前行,常熟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不仅让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升,更将服务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5%以上。在这片“江南福地”,“我服务你健康”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为百万市民织就一张覆盖全生命周期、贯通城乡每个角落的健康守护网。
从“摇篮”到“夕阳”的健康陪伴
清晨的琴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顾敏正逐页仔细核对疫苗接种记录。指尖触及的每一份档案,都牵动着一个孩子的健康未来。“从新生儿的第一针乙肝疫苗,到学龄前的水痘疫苗,每一针都承载着守护生命的沉甸甸的责任。”顾敏语气坚定,“能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最欣慰的事。”
在常熟,0—6岁儿童健康管理远不止“打疫苗”。从新生儿上门访视时的细致体检,到定期开展的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发育筛查,再到常态化的口腔保健服务,一套科学、全面、连续的儿童健康管理体系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筑起了坚实的“健康屏障”。
暮年时光更需温暖照护。家住常福街道的王阿婆刚在社区接受免费的健康检查,血常规、腹部B超、心电图等项目一站式完成,医生还为她解读了体检报告。“不用挤大医院排队,在家门口就能做检查,太省心了!”王阿婆的感慨道出了全市老年人的心声。除常规体检外,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已覆盖约26万人,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与个性化调养指导,让传统中医为晚年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我市已完成老年人健康管理20余万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常熟已真正构建起从“摇篮”到“夕阳”的健康服务闭环。
“科技+服务”筑牢健康保障链
“现在做‘两癌’筛查太方便了!提前在手机上约好时间,到点就能查,再也不用排半天队。”刚做完筛查的陈女士连连称赞。自2010年启动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以来,常熟不断优化服务流程。2024年,筛查全面升级为TCT与HPV联合检测。凭借这一“黄金组合”的互补检测优势,宫颈病变检出率提升了30%以上,极大地降低了漏诊风险。全市所有初筛机构均开通在线预约通道,部分医院还专门设立“两癌”筛查常态化门诊,并打通了“初筛—诊断—治疗”绿色转诊通道,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健康守护链。
在慢性病防控领域,一场“体卫融合”的健康革命正深入推进。在梅李人民医院运动干预中心,糖尿病患者张先生正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以前只靠吃药控制血糖,效果一直不理想。现在有了专属的运动处方,血糖稳了,药量也减了!”张先生的转变源于医院创新推行的“三师共管”模式——由临床医师、运动处方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协同发力,为慢性病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2024年,该院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8%和85%,血压、血糖控制率显著上升,成功获评“江苏省基层慢病运动干预优秀实施单位”。
用心用情书写全民健康新答卷
从2009年项目启动至今,常熟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均补助经费逐年增加。在这背后,是“守护全民健康”的不变初心。
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指引,常熟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涵盖预防接种、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精神卫生、传染病防控、中医药健康管理等12项全维度服务,从新生儿的第一针疫苗到老年人的免费体检、从传染病防控的“铜墙铁壁”到对慢性病患者的温暖关怀,全方位、全周期守护居民健康,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让健康行为成为习惯。
从持续增长的财政投入到不断创新的服务机制、从覆盖全人群的健康管理到科技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常熟公共卫生服务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站在新的起点,常熟将继续秉承“我服务你健康”的理念,深化“医中有防、防中有医”的健康管理新格局,让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普照城乡每一个角落,为建设“健康常熟”书写更精彩的民生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