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 冯碧珩)10月17日,2025—2026年度苏州市稻麦主推品种推介暨水稻自主创新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本市举行。会上公布了2025—2026年苏州市稻麦主推品种,常熟自主选育的3个水稻品种成功入选。
此次公布的推介目录共包含19个品种,其中水稻主推品种12个、小麦主推品种7个。常熟入选的3个品种为“常农粳12号”“常香粳1813”和“常农粳14号”,展现了常熟在水稻育种领域的扎实积累与创新实力,既是对常熟种业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本地稻麦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
在公布推介品种的同时,活动组织与会人员前往古里镇坞坵村优质稻米基地观摩。苏州市各级农业部门、科研单位、种业企业的代表与种植大户一起看禾选种,共商稻麦品种发展大计,共绘苏州种业振兴蓝图。
坞坵村优质稻米基地不仅是江苏省唯一的“全国水稻科技标杆示范基地”,更是常熟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实现农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基地种植了来自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苏粳”系列、常熟市农科所的“常农粳”“常优粳”系列以及省内其他育种单位提供的共计46个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而且,基地综合应用了秧盘载肥、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生物降解膜覆盖、养分遥感诊断与精确施肥、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多项前沿技术,为水稻生长保驾护航。当前,各个品种的水稻长势都十分喜人,正处于品种特征特性展现最为充分的关键时期,彰显着科技的魅力以及种业创新的成果。海虞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副股职干部徐定邦表示,通过现场观察、聆听讲解,大家对各个新品种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他们今后指导农户科学选种、优化品种布局有很大帮助。
近年来,常熟立足自身种业优势,积极贯通“育繁推”关键环节,持续深耕水稻新品种创制,大力培育种业创新主体。依托苏州市稻麦良种补贴政策,常熟持续优化“1+5+N”品种综合测试评价体系,在巩固县级测试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在“N”上拓展延伸,将品种测试点直接建到高产示范方和种植大户田间,让广大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能够就近、直观地了解品种特性。在自主创新方面,“十四五”期间,市农科所成功育成“常农粳”系列、“常优粳”系列共11个水稻新品种,其中不少品种一经推出便广受农户好评。统计显示,“常农粳14号”2025年在苏州地区的推广面积达13万亩,常优粳系列品种在全省的推广面积达3万亩。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钱彪表示,常熟将紧扣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方向,顺应水稻食味品质升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优新种质资源的创制与品种(组合)研发,强化科学筛选与评估,持续优化品种区域布局,以过硬的品种优势为苏州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