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紧抓“四大一专”关键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突围,在不易的环境中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下半年,全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拼出经济发展加速向好态势,为苏州发展大局勇挑重担。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拼出“半年红” 确保“全年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产业新、项目进、消费火、生活优四个方面,回顾上半年成绩,展现下半年重点工作,为全市上下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强信心、增士气。
文/融媒记者 杨之洲
骄阳似火、烁玉流金,被炽热笼罩的虞城大地却孕育着勃勃生机。
一件防晒衣,一年卖出超百万件,引来年轻消费者目光,赋能羽绒服业务稳健增长;一个工业窑炉,早早跨入新能源领域,受到央企肯定并入股,赋能传统装备制造企业蜕变为细分领域“专家学者”。近年来,常熟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向“新”而行,布局新业务,卡位新赛道,不断打造新的增长点,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再建新功。
防晒衣引流
赋能羽绒服业务稳健增长
入夏以来,羽绒服专家波司登的门店依旧人流如织。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羽绒服,还有款式新颖、颜色亮丽的防晒衣。去年,波司登卖出了上百万件防晒衣。2023财年,防晒衣业务规模增长到5亿元,助力波司登实现经营业绩连续多年稳健增长。今年,防晒衣业务增长势头依旧强劲,近两个月,波司登总部旗舰店销售额同比增长约30%。
喜讯连连的背后,是波司登的变与不变。从羽绒服到防晒衣,变的只是产品,不变的是对创新的坚持和追求。通过对防晒衣面料的创新突破、创新组合式纱线、创新织造结构等,波司登持续提升防晒衣的持久防晒、瞬间凉感及透气舒适等产品功能,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防晒衣产品上市后很快实现热销,带动门店的春夏季客流量大幅增长,也为自家的羽绒服产品成功引流。
如今,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消费者更追求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波司登创新打造了优质柔性快返供应链,通过拉式补货、快速上新及小单快返的形式缩短周转周期,让畅销款不缺货、让滞销款少生产,实现优质快返。
纺织服装产业是常熟的传统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产值达238.67亿元,同比增长13.7%。良好的增长态势背后,是以波司登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企业向“新”求质,聚集直播电商、新中式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将这张传统名片擦得越来越亮。
跨赛道布局
持续打造新增长点
今年以来,江苏博涛智能热工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两大新产品: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窑炉和绿色冶金窑炉已分别获得数千万元意向订单,为实现全年产值增幅超10%的目标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窑炉能够通过低温脱水、高温气化、纯化分离、加氢催化等工艺,将植物秸秆、厨余垃圾、地沟油等生物质废弃物,合成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绿色冶金窑炉可以使用废钢占比达70%以上的原材料进行冶炼,并以短流程工艺实现节能降耗,产品深受客户欢迎。
早在成立初期,博涛就定下了避开红海产业、寻求蓝海应用领域的经营思路,并进军新能源赛道。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博涛持续健康成长。经过10余年拼搏,博涛已成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这一细分领域中提供热工解决方案及配套装备的行业龙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发展同样如此。进入新时代,博涛聚焦工业窑炉这一主业,推动工艺再创新、产品再迭代,得到宝武绿碳基金的肯定并入股。“博涛正在绿色低碳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努力从锂电池正极材料热工解决方案这个细分领域的强者,转变为低碳经济热工解决方案的强者。”江苏博涛智能热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霍李均表示。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常熟装备制造产业正持续发力低空经济、机器人、新能源、半导体专用装备等领域,锚定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聚焦国产替代和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量”“质”攀升。1至6月,关键材料企业完成产值161.5亿元,同比增长3.6%。成套装备企业完成产值309.3亿元,其中工业母机、机器人、物流仓储等通用装备企业完成产值35.6亿元,同比增长10.2%;半导体、纺织无纺等专用装备企业完成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超60%。
吹响突围号
攻占高附加值高峰
6月19日,常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捷豹路虎与奇瑞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授权奇瑞捷豹路虎在其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上使用“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该品牌将采用奇瑞的纯电平台并在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注入了一股新动能。
放眼常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今日的强势崛起,有常熟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一份功劳,这些企业的合作伙伴名单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常熟汽饰等企业甚至成为全球整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同时,常熟企业的脚步未曾停歇:丰田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已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名字中多了的“智能电动”4个字清晰地点明了丰田在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年初,总投资30亿元的华域视觉常熟基地项目开工奠基,将年产170万台(套)智能车载视觉产品,全力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负起了牵头组建苏州市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复合材料技术创新联合体的重任……
一家又一家常熟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前赴后继,持续向新能源化、智能化方向突围,重点发力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能座舱、汽车电子等高附加值领域,打造了“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发展模式。上半年,全市195家规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共完成产值514.2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正力新能电池产量达4.21GWh,产值增幅接近50%;11家汽车电子规上企业完成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83.5%。
大道如砥,接续奋斗。期待更多的常熟传统企业向“新”突围,向“新”求质,进一步塑造新征程上的新优势,谱写更高品质“江南福地”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